昨日屯兵数百亿“打新”,今朝借道信托理财产品募资
恍然一梦。
随着从紧的货币政策逐渐发挥效力以及2007年11月以来股市的大幅下挫,上市公司原本宽松的资金面和再融资环境转眼间就都消失了。与2006-2007年10月大手笔“打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上市公司除了股权融资、直接融资、发行各类债融资券等方式外,还悄悄盯上了银行的信托理财产品以实现再融资,上市公司的资金面变局似乎难以逆转。
曾经一掷千金
上市公司手头最宽裕的时候正是股市最好的时候,也就是2006年-2007年10月以前。在这段时间里,(公开以及定向)增发、配股、可转债(包含分离交易可转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以及银行独享的次级债等再融资方式极大的鼓舞了上市公司的钱包,很多公司“钱多的主业用不完”。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上市公司当时纷纷把闲置资金用于二级市场“打新股”。
也许是全流通IPO第一股中工国际(15.95,0.46,2.97%)上市首日一度暴涨575.68%、摸高50元、全天涨幅332%的火爆实在太具吸引力,也许是看好全流通以后的A股市场,上市公司们从2006年中期对股票市场燃起了兴趣:数十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表示要进军一、二级股票市场,其中,几乎是无风险的申购新股显然更具吸引力。从2006年IPO重启至2007年10月间,上市公司投入新股申购的资金,接近两百亿元。其中仅海马股份(5.33,0.06,1.14%)一家就于2007年1月份宣布拟投入35亿元“专业打新”。
如今囊中羞涩
但是,上市公司资金面宽松的好日子没有坚持得太久。由于内忧外患的多重因素,股市的火爆在2007年10月戛然而止。与此同时,宏观调控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无情的收缩银根,上市公司们陡然发现,“过去受市场追捧的定向增发等再融资已经在转眼间变成了过街老鼠”。
股权再融资经历了从受追捧-受厌恶-破发-发行不出去-券商无奈包销的尴尬和无奈;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业面临着较高的门槛和利率(新湖中宝(5.88,0.20,3.52%)无担保的公司债利率上限高达9%);银行又受到贷款额度限制,对贷款客户十分挑剔……。
资金只出不进,上市公司的钱包渐瘪。
于是,上市公司将目光投向了誓言要跑赢CPI的民间资金。在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帮助下,民间资本和上市公司开始对接。记者注意到,从去年年底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司通过银行和信托公司发行理财产品以实现低成本再融资。
长源电力(4.20,0.02,0.48%)近日公告,通过建行发行的29999万元短期融资产品“利得盈”目前已发行完成,资金已于7月11日到达长源电力指定账户。据了解,该产品期限为6个月,利率为6.8%。公司称,此次融资是为保障公司经营和发展的资金需求。
此前云南铜业(17.61,0.14,0.80%)也曾经公告称,为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适应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公司计划通过中国建设银行(5.97,0.13,2.23%)股份有限公司发行364天信托理财产品“利得盈”,信托贷款人民币5 亿元,由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担保,资金成本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贷款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北大荒(16.49,0.25,1.54%)也曾经表示,该公司向中国建设银行申请发行五亿元2008年第15期“利得盈”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正式发行成功。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成为黑龙江省今年第一家利用银行中间产品进行融资的企业。
而招商银行(23.29,0.56,2.46%)也专为特变电工(19.03,0.34,1.82%)研发的单一资产信托产品,产品发行归集的资金以受托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名义向特变电工控股的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特变电工承诺产品到期全额回购产品及相关溢价。
从坐拥以亿元计的闲置资金“打新”或委托理财到主动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上市公司“资金面变局”已露出冰山一角,尤其对于房地产等受到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资金密集型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拓宽再融资途径很可能将是公司高管每天清晨醒来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本报记者 张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