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逐步确认
“四家重点公司(中信、海通、光大和广发)二季度业绩环比下降在34%-39%之间。”孙健撰写的报告指出,权证提前注销和4-6月份市场的糟糕表现是构成券商今年中期业绩压力的主要原因。
孙健指出,管理费用计提比例调控、交易性资产价值下降导致递延负债减少、潜在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等3个因素将可能使业绩偏离市场的既定的预期。
从细分业务看,孙健认为,自营业务成为拖累业绩的最大因素、此外经纪业务佣金收入也将同比出现33%左右的下降。
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成交额为16.49万亿元,同比下降了近30%,其中,6月份A股成交金额1.6万亿元,同比降幅更是达68.56%。
虽然今年4月下调了印花税,但从下调后的行情来看,成交量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几乎维持跟下调前持平的水平。
根据Wind的资讯统计,4-6月份,A股成交额仅为7.03万亿份,日均成交额还不到1200亿。与今年一季度日均1400亿左右的成交额相比,券商业绩下滑的风险可谓逐步得到确认。
陶正傲指出,成交量是经纪业务的业绩标杆,成交量的萎缩相应会导致券商经纪业务收入下滑。另外,由于熊市中行情萎靡,为吸引投资者券商开的佣金费率较低,所以实际经纪业务收入下滑得比成交量更快。
除经纪业务面临缩水,自营业务可能出现巨额亏损是外界预期券商今年一季度业绩将可能出现亏损的主要依据。
面对上半年大盘下挫48%,市场几乎没有投资者实现正收益的现实,券商自营早已不被认为是亏不亏损的问题。
本报记者注意到,去年不少券商股的自营投资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40%以上,比如国金证券(42.00,-1.41,-3.25%)的证券投资业务占41%,太平洋证券(18.73,-0.71,-3.65%)占了52%,国元证券占了41%。
过去两年,借助火爆的行情,自营盘是越大越好。一旦市场进入熊市,船大显然不好掉头。国元证券公布的业绩快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由于公司是将大部分自营股票列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其损失已计入一季度损益,故公司一季度仅实现净利润0.98亿元;面对证券市场的持续调整,二季度公司仍然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不断改善经营管理,二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3.1亿元。目前,公司自营投资业务的风险已经充分释放。
陶正傲指出,随着市场的持续低迷,一旦有券商认赔杀跌,那亏损必然会如国元证券一样逐步将自营亏损的风险释放出来。
至于投行业务则是被大多数人士认为受市场影响较小的一个业务。但面对6月沪市停发新股的现实,投行业务也注定难免出现大幅萎缩的现实。
2008年上半年,随着市场的持续下跌,市场IPO募资同比下滑50%。Wind资讯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各承销商完成IPO首发实现的总募集资金为909.5479亿元,比去年同期锐减50%以上;其中沪市完成4宗IPO,融资总额为66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2宗,IPO融资1411亿元。
“IPO募集资金数额的减少一定会带来券商承销收入的锐减,更为重要的是,市场萎靡将会给定向增发、配股等其他投行业务的开展带来巨大的风险。”上述大型国有券商高层告诉本报记者,海通证券(23.02,-0.86,-3.60%)近期在浦东建设(12.06,-0.17,-1.39%)(600284.SH)定向增发项目上的巨额包销案说明,投行业务的风险正在加大。本报记者 华观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