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沪指破2800 "十连阴"改写历史 能源价格管制是大跌最直接原因 -中美企业签署35项贸易协议 约136亿美元 公民赴美旅游17日启动 -曹培玺任华能总经理(简历) 陈飞虎代华电董事长(简历)  公告全文 -中国楼市可能出现数千亿资金缺口 房价下半年或深度反向调整 -教育局证实范跑跑无教师资格证 甘肃天水发生高考集体冒名替考 -08上半年383名基金经理巨亏一万亿 5月股票基金开户数再跳水 -灾区呆账由各银行自行核销 建行15万元以下核销权下放一级分行 -证监会:出台政策不会阻碍市场发展 详解券商风险处置三大热点 -全国夏粮单产将再创历史新高 "龙口夺粮"稳定物价 前景难乐观 -中国外储超G7总和 配置运用成当务之急 国内热钱约5000亿美元
热钱汹涌推动货币增速反弹 市场资金却显紧张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6 月 1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08年5月,虽然M1增速回落,但M2增速再次反弹至18%以上,显示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但目前,不仅债市中的银行资金短缺,股市的暴跌也是缺乏资金的写照,二者之间的“悖论”如何理解?

首先来看信贷,08年5月新增3200亿贷款,占7000亿M2新增额的46%,是流动性过剩的推手之一,但还不是主要因素。从细分结构来看,居民户5月份的贷款延续了1季度以来同比下降的趋势,其中长期贷款的下降表明住房消费依旧低迷。而企业的两类贷款在5月份保持同比多增,其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多增对长期投资有利;而短期贷款同比多增额自07年下半年以来首次突破500亿元,对于目前企业短期资金极其短缺的局面应有所缓解。

真正推动流动性不断增长的应是外汇的不断流入,尤其是热钱。目前外管局只公布了今年前三月的外汇储备数据,但我们根据4月份金融机构外汇结汇5250亿人民币,可以估算当月新增750亿美元储备;而5月份M2中另外3800亿人民币为外汇结汇所贡献,对应550亿美元新增储备。

用外汇储备新增总量之后减去顺差与FDI,可以观察热钱的趋势。我们发现自08年初以来热钱汹涌直入,月均流入额约340亿美元,仅此一项每月新增流动性超过2000亿人民币。

由于我国名义上依然实施严格的资本管制,那么如此大规模的热钱流入从何而来,到何而去呢?

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模式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提示:自07年12月份以来,定期储蓄存款直线上升,近5个月的月均增加额超过3000亿。再联系到近期港人内地人民币存款的飙升,加上超过100万的常驻台胞,以及全球近5000万的华侨,其均有能力回中国换汇存人民币存款,且无任何额度限制,带来如此大规模的热钱流入也就不难理解。

而07年12月,正是中美1年期利差由负转正之时。由于人民币升值以来中途几乎未有任何贬值,使得升值预期强化,在中美利差倒挂以后,将美元的固定收益资产换成人民币定期存款就是完全的无风险套利,引发如此大规模的热钱流入也在情理之中。

尤其是在目前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对中国居民而言,储蓄完全是负收益,因而理应继续分流,而储蓄存款的不降反升,表明新增储蓄大量的是非中国居民的储蓄,其意在套利,因而对通胀不敏感。

而存款增速和M2增速在背离了近1年以后,目前又重新显示出相关性,或许也与套利热钱的不同属性有关。在07年,热钱主要进入股市投机,而这部分货币在统计口径上记入M2,但不计入人民币存款,因而导致M2增速高于人民币存款增速。而今热钱主要进入银行套利,在统计上同时记入M2与人民币存款,因而同时推高了M2增速与人民币存款增速。

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贷款受限,其资金理应十分充裕,然而截至08年3月份,金融机构的超储率仅为2%,我们估计4月份降至1.7%,5月份又降至1.5%。

其实,流动性过剩与银行资金短缺并不矛盾,原因是流动性过剩指的是银行体系整体资金充裕,而目前央行通过高准备金率冻结了大量资金,使得流动性在分布上出现失衡,从商业银行流向了央行。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图片新闻:
50年一遇洪峰今抵珠海 未来3天暴雨 黄河可能发生大洪水(图)
暴雨袭击全国20省份 已造成169人死亡 3800多万人受灾[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收养汶川地震孤儿资讯/ 寻亲资讯 / 震后防疫 / 抗震救灾行动 /最新报道
· 聚焦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08年 07年) / 数字报告/ 农业发展 统计报告/ 农业投资政策及项目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