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沪深两市昨日的双双暴跌,包括市场人士在内的各方均认为,上周六央行宣布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导致此次暴跌的重要诱因。
此前有市场人士预测,在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加息空间正在打开。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目前加息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加息也并非宏调最合适的工具。
准备金上调是应对“热钱”袭击
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相当突然。之所以用“突然”来形容,是因为此前市场人士并未充分预估到此次超强紧缩政策的出台必要性。
一些机构的预测表明,5月份货币信贷增速与上个月基本持平,银行系统的货币供应量正在持续回落中。同时,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释放的资金量仅为4870亿元,在今年前6个月中处于次低水平,并非“天量”。
除了上述因素外,目前市场还普遍预期,将于6月12日公布的5月份CPI涨幅将回落至8%以下,加之汶川地震,从紧货币政策的力度将有所减弱。
来自银行的经济观察家指出,此次大幅上调准备金率,既是被动对冲过剩流动性的需要,也是主动应对“热钱”袭击的举措。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7566亿美元,仅在4月就增加了745亿美元。而我国前4个月贸易顺差为581.1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为174.73亿美元,两者合计756亿美元。也就是说,剔除贸易顺差和FDI后,前4个月“不可解释性外汇流入”超过1500亿美元,其中不乏境外“热钱”。
存在诸多制约加息时机仍不成熟
在存款准备金率突然上调后,市场少数人士预测,已经休整数月的加息政策或将松动。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目前加息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中美利差倒挂、继续加息则可能引发“热钱”更多地涌入,从而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局面。
“显然,摆在中国宏观调控部门的主要矛盾是‘通胀’和‘热钱’,因此,加息并非最合适的工具。”鲁政委说。
有关人士还表示,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有效控制流动性过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比如部分企业将无款可贷、银行将面临坏账增多、利润缩水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