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至5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一段“最让人不安”的调整。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中间价在近30个交易日内的波动幅度不到400个基点,而同期人民币1年期NDF的升水幅度也从超过7000点最低回落至3700点左右,短期限的NDF交易中甚至出现人民币贴水的现象。
这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关于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以及汇率制度改革的讨论仍在继续。专家认为,即期汇率的“快跑”与“踱步”是人民币升值节奏的调整,对外汇管理有好处,而从目前来看,人民币尚无贬值之虞。
对比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走势可以发现,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年初以来,人民币中间价与隔夜美元指数收盘价的相关性高达0.89。
年初至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4.47%,而这段时间正是美元大幅贬值的时期,美元指数下跌了6%。4月10日以后的近30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几乎横盘运行。与此相对应的是,这段时间里,美元触底反弹,美元指数最高接近74,大部分时间在72.5以上。
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快跑”与“踱步”均与国际市场上美元走势有着较强的关联度。
不过更为细致的考察发现,4月10日以来,人民币中间价与隔夜美元指数之间的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明显降低。分析人士认为,这与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形成机制有关,而且在经历了前期的快速升值之后,人民币汇率有必要调整升速。按照一季度的升速,人民币全年将升值超过16%,但至少从目前来看,这超过了管理层和实体经济的认可或承受范围。
人民币汇率升值节奏的变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判断,有助于缓解逐利资本流入的压力。人民币远期升贴水幅度的急剧快速变动就是明证。当汇率处于非均衡水平时,远期汇率(包括境内银行间远期和境外NDF)仅仅反映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当然,衍生品的特性使得NDF交易带有较强的投机性,尤其是短期端品种。专家认为,目前来看,人民币尚没有贬值的压力,远期市场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更多是对人民币升值节奏变化的预期。
其实,从汇改到现在,业内始终存在着人民币汇率要贬值的声音。但是,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使用不同的模型、参数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而站在不同的立场也会得出迥异的结论,譬如从部分出口商角度出发,人民币显然已经“超升”。
目前有观点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回6以下,单边的升值预期才可能结束。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前官方汇率是5.7,10多年来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逐步修正了这种高估。
而2007年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ICP显示,就货币的购买力而言,2005年的1美元相当于3.45人民币,这与通俗的麦当劳巨无霸平价基本相当。购买力平价是分析长期汇率趋势的重要依据,代表了汇率的长期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