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央行资金回笼手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刚柔并济。“刚”乃在市场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准备金率再次上调;“柔”乃公开市场操作更为灵活,回笼力度较为温和。
5月份,央行通过上述两种手段净回笼约1260亿元,小于前三个月平均5600亿元的回笼量,但与往年同期相比,则属于正常水平。
刚:准备金率升至16.5%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CPI同比涨幅的当天下午,央行就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的第四次。虽然在准备金率上调的前一两周内,央行公开市场对冲力度已经明显放松,但这还是让市场感到有些吃惊,至少是对政策出台的时点感到意外。
市场感到意外的理由是货币市场资金面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宽松,部分金融机构“手紧”的感觉尤为明显。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从去年末的3.3%下降至2%,这一下降趋势从2004年就已经开始。
粗略估算,本次准备金率上调将冻结约2100亿元货币。本次准备金率上调对货币市场资金面影响较为明显。在新股冲击不大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利率迅速走高并维持高位。
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的累积效应逐渐体现。2006年7月份以来准备金率已经上调17次,累计9个百分点,2007年以来更是维持几乎每月平均0.5个百分点高密度。普通金融机构每吸收100元人民币存款,就将有16.5元缴存至央行的法定准备金账户,货币创造能力将受限。
虽然如此,市场还是认为,为了控制通胀预期和抑制信贷过快增长,未来准备金率还有上调的空间,年内可能会达到18.5%-20%。准备金率调整将承担流动性回笼的重任,而公开市场操作将更多地起到调节的作用。
随着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债券市场投资的流动性风险也在增加,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将是非常有必要的。
柔:公开市场净投放
与准备金率再次“逆势”上调不同,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更加柔和。5月份到期的正回购和票据共计5100亿元,而同月央行共发行票据2960亿元,开展正回购1300亿元。这样5月份公开市场操作将净投放8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再次超过正回购操作量的2倍,显示央行加大资金冻结力度的决心。
5月份公开市场回笼力度放松带有一定的季节性。最近几年二季度的平均回笼力度要低于一季度,但相对于5月份,6月份的回笼力度在过去的三年中有两年是增加的。统计显示,今年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接近5000亿元,小于5月份。
此外,央行28日发行了530亿元票据,并进行了230亿元正回购操作,各品种的利率均与上期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