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神秘的现象:许多股票从8元起步,上涨50%或以上,再反复完成第二、第三甚至更多轮冲击。152只股票的启动规律淋漓尽致体现了8元股现象。
在弱市环境里,一损俱损,鲜谈什么题材和长期投资。但资金和市场内在的特性,决定了8元股是游资和私募盯紧的目标——如果资金还是逐利的话。
8元股的优势
大家还记得“5•30”前垃圾股暴涨的一幕。从几元钱起步,动辄翻倍的股票比比皆是。当然了,当初是典型的游资炒作,泥沙俱下。那么对比当下,你会看到在一个弱市里,一些波段机会或者迹象已经产生。其目标就是当前8元价位左右的股票。
理财周报记者发现了这一状况。比如龙头股份(12.82,0.48,3.89%)、复旦复华(12.36,0.33,2.74%)、同济科技(10.12,0.35,3.58%)等3只上海本地股的表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这一点。它们恰好带有今年以来最火的创投概念,同时又有高校的高科技背景,具有业绩“突飞猛进”的想象空间。
比如复旦复华,1月17日收盘8.1元,之后一周涨停4次。休整一周后展开第二轮攻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冲高至18.79元,涨幅达126.42%。而在更早前,上海本地股界龙实业(16.79,0.57,3.51%)、巴士股份(8.02,0.35,4.56%)等已经上演了从8元启动,50%向上的拉升好戏。
考察8元股的市场特征,我们看到上述公司流通股本大多不超过3亿股,便于主力操作。业绩一般,但概念和题材十足。此外,8元股价是市场主力资金博弈可接受的价位,向上空间较大,向下跌幅有限。虽说目前低于7元的股票也有100多只,但这些股票或历史包袱沉重,或业绩不佳,或股本较大,都不利于主力资金操作。
二季度的策略
8元股的市场现象值得关注。只要利益需要,一切皆有可能。但我们必须提醒,8元股操作起来风险较大,必须从基本面、市场面和消息面综合考察,对于那些换手率一直不高、成交不活跃的8元股,还是敬而远之吧。
一季度的市场表现大家都亲身经历了。过去的3个月,沪指跌34%,创下15年来最大季度跌幅。政策救市还没见到,市场自发救市已经在金融板块上演。涨兮跌所伏,跌兮涨所倚?“中国股市二次推倒重来?”机构也没搞明白,我们只能一步步看,多看少动。
机构的二季度策略观点也很有意思。“七分愁意、二分风雨、亦有一分春色蕴其中”(东海证券)、“等待明朗的鸡肋时代”(长江证券(19.14,1.70,9.75%))——机构开始“诗(失)意”地生活。都没法确定预测未来走势,即便外围股市开始恢复上涨,通胀大背景下的A股依旧走势不明。
看到广发证券的策略报告有点意思。其认为,自去年四季度次贷危机导致美股调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上表现最好的是商品,其次排序分别是债券、现金和股票,而中国也同样如此,只不过在时间上要比美国晚半年。根据美林的Investment Clock理论,这种表现已经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stagflation的特征,即商品表现最好,其次是债券,然后是现金和股票。那么——还是等轮回吧。
我们看到多数机构谈到,影响目前股市最大的宏观面因素还是通胀。转眼3月份和一季度的CPI数据将公布,不妨静候其公布。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二季度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主要依照通胀而定,因此即便股市不经意间反弹,也不能轻易作出投资决定。注意通胀影响下的一季度上市公司季报业绩,区别对待具体的公司股票。正如我们此次观察的8元股现象,风险和机会都重在你的把握。汪江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