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下旬以来债市回暖,今年1月份大幅上涨,投资者的情绪已经由悲观转为谨慎乐观。近期,在美国降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放缓的迹象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的加息预期减弱。另外股市下跌导致避险资金进场以及信贷紧缩导致商业银行可投资于债市的资金更加充裕,双重利好推动债市上涨。但是,通胀隐忧犹存,1月份CPI估计在7.6%以上,未来几个月CPI有可能在7%附近,市场虽然对物价前高后低已经有预期,但是对于物价再创新高的预期仍然不足,而在物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央行仍然会继续出台非对称的加息政策。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市场环境正朝着有利于债市发展的方向转变,目前需要评估的是通胀风险和有限的加息空间对于债市的阻力。
CPI触顶与拐点同时形成
实证表示,CPI顶点与债市拐点基本同步出现,存贷差增速领先水平因子4个月。2002年以来的历史数据显示,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水平因子和CPI基本上呈现同步变化,在CPI到顶时,水平因子也同时到顶,CPI触底时,水平因子几乎同时触底。水平因子和同步的CPI相关度非常高,从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两者的简单相关系数达到0.825。
通胀若可控,拐点或提前
虽然1月份债市回暖在预料中,但是本轮债市上涨速度有点出乎市场意料。在通胀风险仍然很大时,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超出基本面的解释范围。因此,本轮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大幅下跌,既有配置型机构的需求驱动,也不排除投机因素存在。
在驱动因素上,1月份1万多亿元的到期资金、银行信贷紧缩腾出资金、股市大跌流入的资金等几个因素导致市场资金面异常充裕。另外宏观基本面也配合得很好,美国大幅降息、经济减缩预期上升、冰雪天气影响导致紧缩预期下降等几个因素使市场加息预期减弱。因此,本轮债市的驱动因素中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
债市本轮上涨后,我们认为市场出现振荡调整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是,通胀压力加大,前四个月的CPI都可能在7%左右,CPI高居不下,央行仍然有加息的必要,考虑到实体经济出现放缓的迹象,非对称加息是可行的方案;另外一方面,经过前期的大幅上涨,债券的投资价值有所下降,一旦市场加息预期重新燃起,交易类资金撤出,市场将出现振荡调整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