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界的一位朋友日前对记者说,“现在港股分析员可以说是叫苦连天!”由于香港市场的股价已偏离基本分析范畴,分析员对港股估值的看法也出现了很大差异。
随着内地公司、内地资金在香港市场渐入主流,内地和国际两股估值力量正面临着激烈交锋。一个开放的国际市场,估值是否真的会被新兴市场内地市场所同化,这样的问题在挑战人们的智慧。
港股估值乱阵脚
在上周五恒生指数登上30000点之际,香港主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达24.4倍,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达44.56倍,较2006年10月底的14.9倍和19.4倍分别上涨了50%和129%,达到香港股市估值的历史高峰。
香港主板目前的估值,虽然比内地A股市场65倍左右的市盈率低了不少,但已超出2006年10月底沪市A股22.8倍平均市盈率的水平。
其实,早在去年恒生指数还只有18000点的时候,便有机构认为港股估值已偏高,甚至有可能出现股灾。有趣的是,当恒指一路冲上25000点、30000点时,不少机构也将恒指的目标点位预期至更高。
瑞银估计,恒生指数在乐观的可能性下,明年有望升上35000点水平,市盈率达24倍。
摩根大通最近更是预计恒指在目前水平下未来一年还有三成涨幅,逼近40000点。
但与一些机构唱好相反的是,不少实力财团纷纷减持香港股票。除了巴菲特清仓中石油外,华人首富李嘉诚最近一个月已七次减持南航,套现资金约14亿港元。另外,新加坡淡马锡减持了中国远洋,美国铝业减持了中国铝业。
同样是外资大行,对于同一只股票的估值也可能出现天壤之别。瑞银最近将中国神华的目标价调高1.87倍至101港元,引来业界一片震惊,而外资大行雷曼给出的中国神华目标价只有60港元。
英国施罗德投资中国总裁高潮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香港股市面对突如其来的资金流入,国际投资者也碰到了这样的难题:如何在新环境下来玩这个游戏,如何调整投资组合。目前一些投资决策还在研究之中。
内地化倾向已显现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部主管李晶说,“港股20多倍的市盈率,从历史来看是比较高,但内地公司在香港股市上从来没有这样重要的地位。”
她指出,10年前只有少数中资股在香港上市,而现在,包括H股和红筹股在内的内地公司已占港股市值一半以上。由于内地公司带来了很好的盈利增长,今明两年港股盈利增长估计要超出20%,在这种情况下,20倍的市盈率水平并不是特别高。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担心,内地公司盈利高增长有很大水分,其中不少增长来自于股市暴涨带来的投资收益。李晶认为,该行对此进行过的一项研究发现,A股上半年每股盈利增长70%,其中,投资收益部分只有25%,45%则来自主营业务增长。
她还预期,2008年大部分内地公司的所得税率将从现行的33%下调到25%,而内地各行业正处于整合时期,优质龙头企业将因此受益,这些因素都会对内地公司的盈利增长构成支撑。
支撑港股估值提升的另一支力量是内地资金的推动。高潮生说,包括QDII在内的内地资金正逐步进入香港市场。内地投资人士会把A股市场作为坐标系来衡量香港股市是否被高估,而结论便是香港股市被低估了。随着内地资金进入香港的规模越来越大,这股力量便会导致香港市场估值的提升。
仍将回归国际化估值轨道
如果说香港市场估值正逐步内地化,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客观事实,那是否意味着今后香港市场将变成第二个A股市场?海外专业人士并不这么认为。
巴克莱亚洲董事、大中华研究主管黄海洲指出,港股的估值不可能完全与A股一样,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资本可以自由流动,香港市场还有做空机制。“如果香港市场出现很大泡沫,这种泡沫将很难持续。”
有分析人士说,“认为内地资金将主导港股走势,或许是一厢情愿的看法。香港市场上真正的大玩家还是国际资本。”
交银香港首席经济及策略师罗家聪认为,内地化只是短期内的一个趋势,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之后,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国际正常估值水平。他解释说,随着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浮动,内地资本市场也将越来越开放,内地股市的估值水平迟早要与国际水平接轨。
他认为,“在内地还没有与国际估值接轨而又高于港股估值的时候,港股估值将有提升空间,但当内地越来越与国际接轨,港股的估值在上升到一定水平后便会逐渐回落。”
高潮生认为,目前内地投资者对其他市场并不熟悉,因而不得不将资金投入港股,导致港股估值大幅上涨;但随着QDII的推进和内地投资者经验与能力的逐步提升,未来终究会在全球范围进行资产配置,资金就会从估值较高的港股转移到其他估值更有吸引力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