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拒绝政策市 中国股民期待股市“理性繁荣”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3 月 0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经历了一周的股市震荡之后,中国股民仍表示对股市充满信心;他们对3日开幕的两会的最大期待是实现中国股市“理性繁荣”,拒绝政策市。

“我希望股市能有一个充分的调整,这很正常,也很必要。”北京股民李晓伟说,对于两会,他表示股市的政策环境已很宽松,并不期待出台什么利好政策。

春节后中国股市实现“开门红”,但旋即遭遇“黑色星期二”,2月27日沪指以8.84%创下10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此后几个交易日仍深幅震荡。但这次股市历史上罕见的大跌并未带来灾难性影响,股民们没有出现过激反应,他们中的主流观点是:技术性因素导致了股指暴跌,这是牛市背景下的调整,中国股市基本面和发展趋势仍然看好。

今年60岁的上海股民王以菡是众多“持股过年”的人之一,这让她在此次股市暴跌中损失不少,不过她对后市没有过多担忧。王以菡说:“对我们这些普通股民来说,投资股市就是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我对这个市场很有信心。”

供职于媒体的北京股民严俊也指出,在股市剧烈震荡之后,投资者仍看重经济增长态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市场估值水平等基本面因素,而上述方面趋势仍然向好,因此市场长期发展的基石没变,市场在震荡后会逐步企稳。

2006年两会之后,中国进行了以股权分置改革为核心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和制度性建设,使股市摆脱多年的熊市,一路甩开牛步,全年上证综指涨幅高达130.4%。随着股指上扬,股民们也得到丰厚回报。

2006年,沪市新增投资者开户数超过242万,较上年增长2.5倍。今年1月沪深两地A股开户数高达138万户;春节后的4个交易日,尽管股指大起大落,每日开户数仍超过10万。人们对中国股市的信心和热情可见一斑。

不过,许多专家都对去年以来中国出现的全民皆股风潮感到担忧。“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成为近段时间争论的热点话题,股民们对此亦十分关注。

“大盘跌下来,正好给冲动疯狂的人们泼点冷水,在这段时间内全民集中买基金买股票绝非好事。”李晓伟说,“股市需要健康理性地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股市春节后首周的深度调整是在没有任何政治因素和政府有形之手干预下的纯粹市场技术性调节,是风险释放的过程。这对股市的长远发展而言既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

京沪两地股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既对中国股市表达了充分的信心,也为股市暴涨暴跌中透露出的非理性担忧,这使他们对今年的全国两会充满期待。

在一家外企担任财务经理的上海股民姚芸说,她希望两会传递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信息,鼓舞股指继续走高。同时,她也期待监管部门采取更有效措施保证市场的公平和透明,“让中国股市远离过度投机,真正成为一个值得投资的市场”。(记者顾钱江 岳瑞芳 潘清)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