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上海创新机制 金融体系向农村和小企业拓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2 月 2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新型审贷机构在郊区出现,小企业贷款比重已经达11.99%。

一种新型的审贷机构近日出现在上海郊区,农民通过它就可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与此同时,一些独立的评价体系开始被商业银行引入小企业贷款,使其获得贷款的机会有了明显增加。这些创新机制的出现,表明上海的金融体系正在加速向农村市场、小企业市场等传统薄弱环节深入推进拓展。

金山区现代农业园区最近获得了一笔3000万元的贷款,这笔资金有望使园区内近3万农民看上有线电视,并将使廊下镇118户农民通过农家乐项目每户每年增加两三万元的经济收入。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沪上由开发性金融合作办审议通过发放的第一笔贷款。今年起,这种新的贷款渠道将推广到上海郊区的6个区县,拓展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瓶颈。与农民一样,常常为“融资难”犯愁的小企业们也感觉到了金融机构的变化。上海银监局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到去年底,上海中资银行对小企业各项贷款余额为1852.9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6%,比同期上海信贷增速整整高出15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中资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中,小企业贷款的比重已经达到11.99%,全市已有2万多户小企业获得银行授信。

由于风险较高,农村金融和小企业金融,一直被视为世界性的难题,大型金融机构往往望而却步。但随着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中外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集聚,不但使大量资金汇集到上海,也使这里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竞争最激烈的地方。竞争产生的活力,促使更多金融机构主动将目光转向以往被忽视的领域,一些创新机制在上海频频出现。

以农村市场为例,能否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将贷款渠道“前移”到农民身边?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告诉记者,该行从去年开始探索与各区县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成立开发性金融合作办公室,建立起一套贴近农村市场的公平民主的贷款审议机制。合作办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人士作为独立委员,独立、客观、公正地对贷款项目进行评议,通过其审议的贷款项目,只需经国开行上海分行核准就可获得贷款。有关人士表示,这类金融合作办,将争取形成一种开放的平台,各家金融机构都可加入,通过这一渠道为农业项目提供贷款资金。目前金山和青浦都已建立开发性金融合作办公室,年内还将推广到嘉定、奉贤、崇明、南汇四个区县。

而在小企业贷款中,多家中资银行都已专门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部门,建立起一套适合小企业融资“短、频、急”特点的信贷审批体系。民生银行上海分行等银行纷纷简化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审批程序,设计出一种类似“工厂化”审批流程;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等则开发了专门针对小企业的授信流程和监测平台,建立了有关不良贷款客户信息的内部定期通报和信息共享制度。沪上的外资银行也开始“掘金”小企业市场,渣打银行和德富泰银行都开始引入较为成熟的定价模型,控制小企业融资业务的风险。在这些创新机制的作用下,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上海小企业贷款质量正在趋好,年末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了29.5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23%,比年初下降3.89个百分点。(陈春艳)

来源: 解放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