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中澄怀观道

2013年02月16日14:2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艺术 澄怀观道 文化 陈锋 文化部

艺术,通过感性的审美形式传达深刻的思想观念,诗情画意以达澄怀观道。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盖有此因,“文化”这个词语不经意被“逐渐专门用于艺术”(特瑞∙伊格尔顿语)。

艺术的力量是审美的力量。

艺术富于创意,它通过虚拟一种审美意象,引导人们去欣赏玩味,在自己的心理上不断重构意象,使自己的精神趋向虚拟境界。艺术品负载的审美经验因此得以转移与传递,引起欣赏者的情感震撼,进而对自己的情操进行加工塑造,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愉快”(康德语)。

艺海品珍,“景入理势”(空海语)。盛唐诗人王之涣《登鸛雀楼》,即景观瞻,放歌抒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词把读者带入一个壮阔雄浑的意境中,激发对江山如画的挚爱,激荡峥嵘寥廓的胸怀,醒悟人生应当自强不息、勇于攀登、奋进不止,萌发尽领风骚、独占鳌头的境界。

《黄河大合唱》,以其雄浑的旋律、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展示了黄河的壮美,赋比兴咏,歌颂了中华民族厚重威严、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发出了中华民族自强复兴的呐喊。移情入境,情志与生,激情迸发,爱国主义情感充分升华,民族自信心必胜心空前提升,壮怀激烈,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淋漓尽致。

艺术之美,既有形式美,更有内容美。艺术发挥它的创造性,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承载心向往之的价值,构建并导入物我统一与同化的自由情景,使人们达到心灵陶冶和人格再生。

艺术力量至深至大,在于塑造心灵之美。心灵之美包括思想意识的美(如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崇高的理想等),道德情操的美(如伦理、情感、操守、格调的美等),精神意志的美(如进取、创业、顽强、高尚)、智慧才能的美(如聪颖、玲珑、睿智、干练等)。心灵之美对于人性的完美、人格的完善、人生境界的提升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化至关重要。“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谐和一致”是“最美的境界”,“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所以,马克思把艺术称为“自由的精神生产”、“最高贵的精神生产”(马克思语)。

艺术的力量是感动的力量。

艺术的力量,在于深入人心,拨动人的情感之弦,释放人的意识中审美、认知和择优的自在性能量,激发人改变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觉悟,对外在产生强烈反应。

“战争是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的最高形式”(毛泽东语)艺术于此中竟然能够引起蝴蝶效应。在中国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到了惊心动魄的决战之际,项羽被垓下死战,汉军集攻不下。夜深之际,汉军齐唱楚歌:“九月秋凉兮,四野飞霜,日月征战兮,终归刘邦。白发老母兮,盼断肝肠,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弟兄想见兮,跺足拭掌,姐妹思念兮 雨泪千行。故交好友兮,登门看望,窗兄窗弟兮,问短问长。一旦交兵兮,枪尖而亡,骨肉为泥兮,同战沙场。何不思故兮,各奔家乡,居家团圆兮,永得安康。”本来疲于负隅顽抗的楚军瞬间被击垮了心理防线。项羽凄然疑问:“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悲吟《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无限悲凉慷慨的气氛中,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英雄末路,美人凄怨,何其惨哉!

无独有偶,1851年,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斯陀夫人著成《汤姆叔叔的小屋》,控诉了奴隶制度血淋淋的罪恶和不道德,“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语),极大地推动了废奴运动,被林肯称为助燃美国南北战争的惊世之作。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