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平衡”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大势所趋

2011年04月14日09:0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张茉楠 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 贸易 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

“六年来首次季度贸易逆差”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尽管全球经济分工和利益格局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随着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主动进行经济结构性调整,中国贸易收支将逐步告别“高顺差”时代,逐步向“平衡”状态过渡,中国的内外经济将变得更加均衡。

如何看待一季度的贸易逆差?逆差背后又预示着全球经济贸易格局怎样的变化?它对中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又有何促动?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有更深刻的思考。

看待一季度的贸易逆差不仅要看表面,更要看到其背后改变的逻辑,需要全面分析逆差的体现的本质特征。首先,一季度逆差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双高”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次季度出现逆差是在进口比出口的速度快很多,而且进出口都是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的,与一般意义上的进口增长快而出口出不去而导致的逆差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在“双高”情况下出现的逆差是健康的。

其次,它反映出中国内需型经济的渐趋形成,正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力量。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双边贸易增长势头强劲,2010年中国与东盟、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贸易额分别增长37.5%、47.5%、43.1%、59.5%和42.4%,并成为这些国家顺差的主要来源国。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GDP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今年一季度在我国积极推进“贸易平衡战略”以及为缓解与世界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摩擦,主动加大从这些国家的进口力度的影响下,我国出现了六年以来的首次季度逆差。

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扮演着向全球输出总需求的重要角色,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2009年,世界总需求下降了0.6%,中国实现内需增长13%,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6个百分点。世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这一切都表明中国靠自身结构的转变正成为推动全球再平衡的重要力量。

然而,逆差的背后也蕴藏着种种隐忧。出口动力的不足正反映的是中国面临的深层次结构难题,以低工资报酬、高能源消耗以及高额出口退税补贴的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加上原材料的全线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升值压力,中国出口部门面临日益加大的竞争压力。而在汇率争端和贸易围剿中,未来中国面临的国际外部环境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贸易顺差走向看,中国将逐渐告别贸易持续、大幅度顺差时代。

全球范围看,面对全球需求结构调整和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减弱,纠结于复苏与平衡的全球经济,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凸显出其复杂性。全球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在下降,最稀缺的资源是国际市场空间,中国既要着力扩大内需市场,又要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和争取新兴产业市场空间,调整压力明显加大,从而经历外需停滞不前而内需尚未培育成熟的“转型镇痛期”,这决定了为降低转型的经济成本,我们也不可能承受过大的贸易逆差。

应该讲,此次的贸易逆差是进口快速增长和出口增长大幅减缓双向作用的结果,暗合了“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政策指向,体现了我国贸易平衡的格局正在动态平衡中逐渐改善,是主动性结构调整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我们追求的既不是过度的顺差,也不是过度的逆差,而是一种“平衡”状态,是对以往失衡的一种矫正。

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和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水平和比较优势在贸易上的真实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正赶上了全球产业与贸易分工体系重组的浪潮。欧美发达国家将传统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产制造环节,甚至部分低端服务业大规模向外转移,特别是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潜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强的新兴市场地区。我国紧紧抓住这一全球化分工的机遇,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日益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出口基地。但也造成了内需不足的经济失衡。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失衡将逐渐得到改善,贸易失衡也将逐渐得到纠正。外围经济体,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改变过度依赖负债消费的发展模式,致力于经济“再实业化”,储蓄与消费也将会逐渐趋于平衡,成为中国贸易走向长期平衡的外部推力。此外,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为中国贸易走向长期平衡的第三个要素。

总体而言,伴随着中国与外围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再平衡以及中国经济和需求结构的转型,中国贸易逐渐走向长期平衡将是大势所趋。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仍旧会面临各种成长性考验,但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会因此发生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改变。(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