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TPP对亚太经贸格局的影响及中国对策

2011年02月12日10:1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TPP 亚太经贸 经贸 经济贸易 贸易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

2011年,全球经济仍将处于缓慢复苏进程中,韩国、日本、印度等很多亚洲国家将推进自贸区战略列入国家的优先议事日程,以寻求经济的复兴之道,并应对日益强化的国际竞争,而2011年也将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作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点,TPP会否冲击亚洲的经济合作和贸易格局,面对这种利益博弈,中国又将如何应对意义非同小可。

作为第一个跨越太平洋东西岸,覆盖亚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多成员自由贸易安排,TPP最初由四个中小经济体组成(又被称为P4),经济规模和影响力有限。但是,随着美国决定加入TPP,TPP从一个不见经传的小型FTA,成为一个号称“高质量的21世纪”自由贸易协议,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一、TPP发展的最新动向及其特点

近两年随着国际经济重心从大西洋两岸向太平洋两岸转移,TPP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进程加快。TPP从最初动议发起到签订,用时4年(2002-2005年),新成员准入谈判一直没有大的进展。2010年一年时间里,TPP即完成四轮新成员准入谈判,并有望于2011年达成最终协定,进程之快,史无前例。

二是参与国家扩大,经济占比提高。目前,P4已经发展为P9,由于美、澳等经济大国的加入,经济总量在APEC成员国占比从1.47%跃升至51%,经济影响力非同寻常。

三是引起多方重视,影响加深。2010年以来,除P9国家外,东北亚地区的日、韩,东盟国家中的印尼、菲律宾、泰国,北美自贸区中的加、墨等国家都对TPP表示出明显的兴趣,如果这些国家能够加入,P9将扩大至P16,成为APEC框架下规模最大的FTA,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非同寻常。

四是部分国家推进力度加大。2010年,美国、澳大利亚和TPP创始国新加坡非常明显地加大了TPP谈判的推进力度,一年当中,完成四轮准入谈判,与多个潜在加入国进行先期磋商,并计划于2011年正式签订TPP的第二轮扩充协定。这种推进力度在TPP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二、美国热衷TPP背后的全球战略意图

美国之所以全力推进TPP,其背后既反映了不以美国意志为转移的全球经济贸易格局的深层次变化,也凸显了美国主动进行的经济结构和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首先,全球经济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地区偏转。全球经济与贸易重心正在发生转移。进入新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冲击着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力量架构。,特别是近年来,亚太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升高。有包括APEC21国、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25国、东盟10国、太平洋岛国论坛16国等众多经济和贸易同盟,其人口总数、GDP总量均占世界第一。其中,仅APEC成员国人口数量即达27亿,占全球40%,GDP和贸易量总额分别占全球的53%和54%。后危机时代,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根据2009年的实际经济增长,在世界平均增长率为-1.1%的情况下,亚洲新兴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达6.2%,亚洲经济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OECD预测,2010年OECD国家的平均增长率为2.8%,相比之下,2010年亚洲经济(不包括日本)的平均增速可以达到8.2%-9.4%,相当于OECD国家的三倍,亚太地区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亚洲新兴经济体潜在需求巨大,内需活力渐趋形成,对欧美经济依赖度下降,对内需求依存度开始上升,更是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扮演着向全球输出总需求的重要角色。这是美国全力推动TPP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其次,美国希望通过“重返亚洲”完成全球布局的总体战略。在这种格局演变下,不仅中国和日本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的跨太平洋贸易也已超过跨大西洋贸易。仅2007年,美国同太平洋彼岸的商品贸易额就达到了1万亿美元,四分之一的美国贸易来自东亚地区,而美国似乎又置身于亚洲贸易同盟伙伴之外。2009年,东亚第15次峰会首次明确将以“10+3”机制作为实现东亚共同体长期目标的主要载体。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令美国倍感压力。此外,日、韩、印、新等5国与东盟的FTA谈判也基本完成。“10+3”区域内贸易已占各国外贸的58%,高于北美自贸区近3个百分点。美国却完全置身于上述进程之外,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对此,美国既焦虑又担心,所以试图以TPP为突破口,建立以其为主导的横跨太平洋的亚太经济合作体系,并由此建立美国主导的“亚太自贸区”(FTAAP),进而赢得全球的战略优势。

第三点,金融危机让美国认识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将出口促进战略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提出了在五年内使出口翻番的口号。根据奥巴马的出口战略蓝图,美国政府日前已成立了“出口促进内阁”和“总统出口委员会”,按其目标测算,美国出口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5年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同时解决2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货物出口额达到2.1万亿美元,回归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亚太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成为美国最大和最具潜力的出口市场和投资区域。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亚太自贸区可能使美国公司的年出口至少损失250亿美元,或者约20万个高薪岗位。为扭转这种状况,美国急于通过TPP,充分发挥其技术和金融优势,打开更多的亚太国家市场,以提升出口总量,助力美国由“消费驱动”向“出口驱动”转变。

最后一点,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隐晦的——“平衡中国战略”。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强大与快速崛起冲击着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力量架构,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8.5左右。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39万亿元,超过40多年保持全球“老二”的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并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在这种力量的升降的大背景下,美国的霸权心态因为自身实力的相对下降而变得愈发不自信,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事实领导作用,令美国感到十分不安。2010年1月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向美国贸易代表处提交了一份关于“支持TPP”的提议,强烈建议美国积极参与TPP谈判。这背后是希望以此全面架空、取代“10+3”,“10+6”,甚至是APEC和拟议中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进而主导亚太经济合作的未来,塑造以美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新秩序,制衡中国的全面崛起。

三、应对TPP挑战中国如何赢得战略性主动权?

从美国这些战略意图看,TPP无疑已经成为美国重新塑造亚太经贸格局,强化经济控制能力的新工具。如按目前的发展趋势,它或将改变亚太地区现有经贸格局,深刻影响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并将对区域内其它形式的多边贸易体系构成冲击。对此,中国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并加紧制定应对策略,争取在继续强化其它多边合作机制的同时主动加入TPP。根据美国的设想,2011年很可能完成TPP所有多边谈判的最后协定,届时TPP有可能会带来一种全新的FTA标准和规则。早日参与,就可以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赢得战略上的主动。否则,在TPP基本框架搭建完毕之后,我国将可能面对新的“跨太平洋贸易壁垒”,从而付出更大的成本代价。此外,早日参于TPP还具有如下积极意义:

第一,从亚太经济布局的角度考虑,加入TPP可以从内部瓦解力图通过TPP构成的针对中国的自贸体系壁垒,避免被排除在“亚太自贸区”发展进程之外。同时,可以继续保持对东盟的经济互补性和影响力,使得“中国-东盟”机制更加稳固。

第二,从地缘战略角度考虑,如果亚太地区的多个国家加入TPP,而我们不加入,这对于拓展周边关系,营造外部良好环境都将是不利的。

第三,从现实经济角度考虑,加入TPP不但可以充分发挥中国与美、澳等国的经济互补性,并且随着日韩的加入,这种互补性还会扩大,市场容量也将继续增加。同时,发展多边FTA,相对于双边FTA而言成本要低得多。

第四,从国内经济转型角度考虑,加入TPP需要对现有的出口体系结构、生产标准做出全面调整和升级,直接面对北美和东亚市场,以一种“倒逼机制”将中国的制造业向国际化和高端化推进。同时,加入TPP不但可以扩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更能借助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为中国资本进军海外创造良好条件。

中国入世以来已经走过十个年头,中国出口规模增长了4.9倍,进口规模增长了4.7倍,2009年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达到9.6%,成为了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这种总量的变化自然招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衡。一个超级大国与一个新兴大国的竞争大幕才刚刚拉开,中国必须有更多的智慧。(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