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要从“单兵突进”转向“整体突围”

2011年01月17日16:4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中国制造 制造业 人民币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金融危机以来,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全球“货币锚”剧烈动荡,而人民币表现坚挺,不仅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为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积极创造了条件。

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按照“先局部后全部,先区域后国际”的思路推进。2009年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稳步推进,到2010年2月,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达到116亿元。其次,2008年12月以来,我国央行已与中国香港地区、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冰岛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到6535亿元人民币,约合我国23992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的4%。同时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合作中的作用。2009年在第12届东盟“10+3”财长会议上,中日韩在区域外汇储备库中(1200亿美元),出资总额为960亿美元,占出资比例的80%,其中中国承诺各出资384亿美元,占总额的32%。

而近期,中国银行面向美国客户开放人民币交易,世行首次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跨境贸易结算全国试水以及中俄两国决定用本国货币实现双边贸易结算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加速跑”。

人民币国际化将如何全面推进,需要理清思路。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要从“单兵突进”转向“整体突围”,特别是在中国在利率自由化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弹性化方面仍有较多的工作没有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使国内金融体系面临较大的风险。

首先,强大的国内金融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形成基础。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金融总体还处于金融潜化阶段,金融体系资本利用效率不高,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市场内部的投融资主体存在结构性缺陷,造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不畅,才使大量储蓄和国际收支盈余流出到国际金融市场,从而面临“资产错配”风险。因此,要大力发展本土金融市场,扩张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开放对外投资渠道,努力将我国金融市场建成具有对外提供金融交易服务能力、由境内外参与者共同参与的、具有一定国际或区域影响的市场,提高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国民的财富效应。

其次,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技术性条件和核心内容。一种货币如果不能自由兑换,其在国际范围内的接受程度必然十分有限,成为高风险货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推进,令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成为现实问题。但是有不可贸然放开,必须按照“渐次推进、有限放开”的原则开放资本项目,在推进金融深化,在国内外金融一体化进程中把握本币资产的最终定价权,切实防范金开放的各种风险。

再次,需要加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建设。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的情况下,应引入更灵活的汇率体制,对付所谓的“三难困境”,以保持反通胀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不受资本流动影响而引起的国际总收支波动。因此要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实现从“参考一揽子货币”过渡到 “盯住一篮子货币”,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减少中央银行在市场上的干预频率,代以其他的经济方式和手段调整汇率水平。在我国现阶段,央行直接决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处于利率管制的状态,这既不利于各类金融资产的准确定价,也使得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之间的利率转导机制受阻,使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缺乏弹性和韧性。近日央行已经明确在“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过,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将是一场攻坚战。

此外,还要以解决内外失衡改革现行外汇管理制度,继续推进强制结售汇制度改革,逐步过渡到比例结售汇制,并最终形成意愿接受汇制,要建立起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外汇交易市场体制,引入多层次市场交易主体,丰富本、外币交易币种,提供规避外汇风险的对冲工具。

最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以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为依托,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尽快扩大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建设规模,进一步丰富本币境外投资、融资、储备各项职能,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建设,满足境外机构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形成境内、外人民币良性循环机制。

当前,全球货币结构越来越不能反映全球的经济结构,失去货币锚的世界经济正面临着经济增长、通胀、就业和汇率相互背离困境的挑战,全球真实财富创造中心和金融产品创造中心之间的背离也越来越严重。人民币国际化的大事不可逆转,从长远看,中国每次尝试的“一小步”就可能成为未来影响全球经济金融格局,挑战美元霸权体系的“一大步”。但同时,我们必须重视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中国以怎样的金融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来趋利避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保护好人民币资产等等问题也将是未来严峻的政策考验。(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