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志华,从电子工程师到环保导演

发布时间: 2017-06-30 10:20:01  |  来源: 环境教育  |  作者: 周仕凭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纪录片,一路向东,龚志华,黄河口湿地

在库布齐拍摄沙漠夏令营纪录片

成功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其实,早在2012年,龚志华就作为制片参与了环境保护部直属机构——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品的大型纪录片《生态文明启示录》的宣传和制作,正是这个由环境保护部批准、最终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让他很幸运地了解到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并结识了一帮有着相同理念的朋友。

“做环保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环保圈的人大多比较真诚,都是抱着一种情怀在做事情,少了一份尔虞我诈,多了一份团结协作。”2014年,龚志华终于等到了机会自己当导演,就是前面提到的纪录片《气候家园》。“做完联合国可持续消费和发展青训营后,有一个环保机构正好要为他们一直在做的农村扶贫和气候变化适应项目做一个纪录片,之前默契的合作让他们当时的项目经理马上想到了我,虽然当时我还只是一直在学习和尝试做一些短视频,但彼此的信任让我们一拍即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龚志华回想起刚开始制作《气候家园》时的感慨。“那时凭着一股热情开始,但到真正写脚本时才发现,作为撰稿人,仅仅对项目熟悉是远远不够的,对人物故事的设定,对故事节奏的把握,都需要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我只能通过集中看类似的纪录片和找同仁老师讨论请教的方式,一点点地把脚本框架立起来,这个过程花费了5个月,当时还是比较痛苦的,当然,有了痛苦的过程后,最后的成果会变得更香甜,这正是拍片最大的乐趣所在。”

接下去的拍摄过程,用龚志华的话来说是十分享受的。他用15天跑了陕西和甘肃的三个地方,每天早出晚归,拍摄美丽景色、给乡亲说“戏”、录同期声、做访谈……“新手的运气一般都比较好,我们那趟拍摄可谓是‘风调雨顺’,要什么天气有什么天气。特别是在甘肃会宁摄制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加剧的时候,第一天去是阴天,我们只能拍室内场景,第二天居然下雨了,这在4月干旱期的黄土高坡是相当罕见的,于是我们拍到了主人公理顺房檐引水入水窖的精彩场景,等到第三天又是大晴天,天空那个透啊,太难得了。”又经过近5个月的后期剪辑和反复修改,《气候家园》终于完成了,并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获得无数掌声。

这种成功,对于第一次撰稿执导的龚志华来说是“如释重负”。而在联合出品方的项目经理王彬彬看来,算是一场小小的奇迹。“当时我们很想摄制一个面向伙伴和公众传播的纪录片,来记录我们在探索中国农村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做法和故事,然而当时宣传经费实在有限,也不可能请商业制作团队,我在与志华的接触中发现他特别渴望做自己的片子,而且也很有想法,于是我们就有点‘冒险’地和他们合作了。他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也算不负众望吧。”

万事开头难。有了好的开头后,龚志华和他的团队又参与了几个纪录片的制作和出品,包括中欧环境项目纪录片,中华环保联合会的项目宣传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城市水源地保护的纪录片,联合国环境署和亿利资源集团沙漠夏令营的纪录片,还参与水利部的大型纪录片《命脉》(暂定名)的撰稿工作,这些都是用公益或者半公益的合作模式。用他的话说,“都是认识很多年的朋友,大家互相帮忙,目前环保组织和机构的宣传经费都十分有限,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但只要有好的故事,我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这对我们的提升也十分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说,环保圈是十分团结协作的,大家在一起做事很舒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