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地变良田 矿山穿绿衣

发布时间: 2017-04-28 10:57:15  |  来源: 经济日报  |  作者: 吴秉泽 王新伟  |  责任编辑: 马骅
关键词: 矿山,治理,湘黔交界

  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省查明的矿产地3266处,煤、锰、磷、锑等多种矿藏资源的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长期以来,依托矿产资源优势,贵州矿业发展迅速,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30%。

  另一方面,受限于资源禀赋,贵州的小型矿山占据该省矿山总数的95.6%,粗放的开采技术造成的地质灾害、植被破坏、水土污染等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部分矿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湘黔交界的铜仁市万山区,被誉为“中国汞都”,曾是我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在长达600余年的采冶历史中,留下了大量的矿渣、尾矿,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尾矿库内寸草不生,一下雨灰渣就随雨水四处流淌。”当地群众告诉记者,渣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浸入地下,严重危害农作物生长和群众身体健康。

  去年底编制完成的《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该省共发现各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1165处,占用和破坏土地498.4平方千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2亿元;该次调查到的2535处尾矿库(坝),累计积存煤矸石及废石堆3.56亿吨。

  “不为青山,难留金山”。面对矿山地质灾害,贵州加大矿山修复力度,展开了一场“自我救赎”。“十二五”期间,该省累计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41.66亿元,对1744处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为生态“留白”。

  在2013年到2015年间,贵州省连续3年实施矿山复绿行动,目前已经累计投入资金62.6亿元,实施矿山复绿项目301个,累计治理恢复面积68.92平方千米,让受损山体重新披上了“绿衣”。

  对于历史遗留、责任人灭失的矿山,贵州省各级政府把治理责任担起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综合治理,加快“还旧账”。2007年,该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已累计投入相关资金40.88亿元,专项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