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生态修复,挥向重金属污染的“绿色利剑”
最近,有两份公告引人注目,一是《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二是《〈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对于重金属污染如何深度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二者高度关注,在被确定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的湘江治理和保护工作中,“截污”的矛头直指尾矿库、渣场、冶炼与化工污染场地等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源头的治理。
治源头,需要攻克多项技术难点,而值得关注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技术路线是生态修复。就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这些年来探索出的《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修复与水环境保护技术模式》,在去除土壤重金属的同时,又能迅速恢复植被和景观、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这一低成本无能耗的生态修复新路子,被列入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成果库,其核心技术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湖南省多个矿区和工业污染区的示范推广应用中成效显著。
生态安全,首先要保证源头的安全
这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数字,4月17日,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在历经八年调查后共同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点位超标率为19.4%,中重度污染率分别达到了2.6%与2.9%,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污染从何而来?首要原因被确认为工矿企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尤为严重。近日印发的《〈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中,“截污”的矛头亦直指尾矿库、渣场、冶炼与化工污染场地等重金属污染源头。
“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采选、冶炼、化工等企业的尾矿库、废弃物等一旦处理不好,与之伴生的镉、砷等重金属就会像‘肿瘤’一样成为污染源。一遇降水,重金属污染物被带到附近的农田和村庄,或随着地表水和地下水向下游流动,影响更大区域的生态安全。目前,湖南遭受中重度污染的耕地约有260万亩至300万亩,首要原因就在于此。对湘江的治理,重点应控制污染源,这样才不会进入一边治理一边污染的怪圈。生态安全,首先要保证源头的安全。”
说起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晓芙可以说有20余年的经验了,他带领项目组建立的《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修复与水环境保护技术模式》,已被列入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成果推广库,最近,又有两项核心技术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国际国内处理重金属污染区常用的方法是,在表层覆盖0.5米深的土,这样治理,重金属残留在矿渣中,污染扩散没有得到控制,土地的利用价值也很低。我们要实现的,除了去除土壤重金属,还要迅速恢复植被和景观,同时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修复。”吴晓芙告诉记者,去除土壤重金属的途径,一是固定(或钝化)重金属,将有效态转化为无效态,使其有效浓度降低到无害的水平;二是去除土壤重金属,通过淋洗、生物吸收等途径,使土壤重金属的总量降低到无害的水平。项目组这些年通过2项国际合作项目和9项国家与省部级环境领域的科技项目,就是在建立一种技术模式,兼具生物固定和生物去除功能,同时具有重建植被、降低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功能。
常规的植物修复技术,修复期间仍然存在由降水导致的重金属迁移扩散问题,对此,项目组提出了新的技术路线:应用专用有机菌肥改良根际土壤,采用植物群落模式技术迅速修复大面积污染区的植被和景观,运用生态拦截净化技术控制水土流失,阻隔重金属迁移扩散。
在项目组拥有的6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成果中,涉及适用于南方重金属污染区的生态拦截净化系统和方法、亚热带地区人工湿地暖季与冷季植物套种配种方法,以及专用有机菌肥制法等物理、化学、生物治理多个层面,实现了生态修复的复合型治理。
“在我们的生态拦截净化系统,三级人工湿地单元分别把复合态的污染物、铅锌镉等阳离子和铬砷等阴离子进行有效拦截,目前国内外只有我们开发和应用了这一技术。” 吴晓芙说,目前采用这套技术模式,1年内能使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降低到正常水平,2至3年能使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水土流失量降低90%,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国家有关地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三类标准。在湘潭锰矿、株洲清水塘工业污染区等地1000余亩污染区示范推广应用中,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