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首席科学家王中林院士演讲。
王中林院士为媒体记者们演示摩擦发电机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3月18日讯(文字/记者吴琼静 视频制作/赵小虎)“用手机刷着朋友圈,眼见着快没电了,怎么办?用力摇一摇,电池就有电了,走几步路,又充电了……”这是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团队给大家描绘的未来生活图景。“将这种摩擦发电新能源技术应用到生活中,我们走路、穿衣、甚至呼吸产生的摩擦都能变成电能,人体自身变成一个‘移动电源’不再是梦想。”在3月18日下午的展示会上,王中林院士携其研究团队,向媒体展示了摩擦发电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通过现场演示20多件团队研发出的装置,展示了摩擦电发电机对空气、水体流动和人体活动等各种机械能的高效收集能力,以及其在绿色能源与自供能传感方面的巨大应用前景。
应用前景广泛或可用于地震及灾害搜救
“我们的一切生产生活都会产生摩擦,在惯性思维里,大都认为摩擦有害,但是我们要把这种无处不在的摩擦变成随手可用的电能”。王中林院士在讲解摩擦发电机研发目的时如是说。
王中林详细列举了团队已经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比如,将这款装置装在鞋垫里和衣服上,人走路就可以发电;装在轿车前的旗子上,旗子迎风飘动,就能发电;安装在地毯上,人踏过之后,可以记录人的足迹,实现对居家养老中的老人看护……
“我们为什么需要这样一种发电方式?”王中林认为,在许多环境中,一些装置需要用电,但是因为环境恶劣、或物体处于移动状态等许多情形下,无法及时为其更换电池,这时候,摩擦发电技术作为自供电技术的优势就显得尤为突出。
“摩擦发电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地震及灾害搜救等极端情况下”。王中林进一步举例说,比如遇到灾难性事件等极端条件下,一旦电池耗尽或电网中断,就无法对外联络,但是通过摩擦发电技术的装置,就可以实现手机的应急充电,从而与外界取得联系。假如遇到地震,人被废墟掩埋,如何让搜救力量更快地找到自己,如果身上带有这个装置,只要有微小的摩擦、哪怕只是呼吸,就能转化为电能并对外界发出信号,从而赢取更多生存的希望。王中林认为,在一些紧急场合,电池总有耗尽的时候,一般的电池只是存储电,但摩擦发电技术可以快速、简易地实现自供电,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摩擦发电机的特点:“小巧、轻便、便宜”
王中林院士在讲解中多次提到“普适”这个词。据王院士介绍,摩擦发电技术可使用材料也有成千上万种。木材、尼龙衣服、塑料……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具有“普适性”。
王院士举例说,一般的压电材料要在700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产生,而摩擦发电技术所需要的材料,在常温下用尼龙等最普通的高分子材料就能做出来。“材料简易了,但是发电的功率却要高的多,摩擦发电技术的效率是压电材料发电效率的100倍。”
也正是因为摩擦发电机的制作材料常见、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能量密度高,所以其发电成本大大低于其他技术,非常适合大规模产业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