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这儿山上以前没有树,附近的农民都懒得种。早些年有人农闲时多少种些,近些年大家都忙着干自家农活,很少有人到山上种树。”老张对记者说道,“其实农家人都知道,山上没树是不行的。树不仅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分流失,更重要的还能抵挡风沙。”
老张口中的以前,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对于现在满山的树,老张兴奋地说“这要归功于‘生态会员’制。”
据老张介绍,“生态会员”是北京市在近郊区县的农民中推行的一种制度,简单说就是让近郊区县的农民成为山区树木的“看护者”。农民每年在山上种树,并且负责照看它们,可相应拿到生态补偿资金。用老张的话说,这笔钱对于农民来说还是不少的,每个人每个月可以有400多元。
记者了解到,“生态会员”其实是直接和生态补偿机制挂钩的政策,而作为树木林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又直接和碳汇交易紧密相连。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在我国碳汇交易中,企业为了抵消碳排放量而出资植树造林,从而达到用树木对碳的吸收抵消企业碳排放量的效果。
“碳汇交易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有着重要联系。”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碳汇办主任周彩贤说,“从2000年开始,北京市园林规划局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北京市山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8.6%,根据估算整个潜在经济价值高达5539亿元之多,而在这其中仅仅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就达36亿元,如此巨大的经济价值势必给碳排放带来巨大空间。北京山区附近的农民大多比较贫穷,通过碳汇交易带来的生态补偿机制还可以让他们直接受益。以北京为例,我们在10个山区县、102个乡,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让42900位农民成为生态会员,让他们管护912万亩生态林。从2004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2亿元资金对他们进行补助,当时每个月每人可以收入400元,现在达到了480元。”
相关数据显示,在能源生产中限制碳排放的边际控制成本为每天20到120美元,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碳排放成本为每天100美元,而通过植树造林储存碳的成本仅为每天6到60美元,因而利用森林的碳汇作用来缓解碳浓度的上升是世界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表示,城市要发展就要排放,而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排放,而碳汇交易就是控制碳排放很好的方法。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企业要排放,就必须拿出一部分钱植树造林,抵消企业的排放量。”
周彩贤表示,北京作为全国7个碳排放试点城市之一,一直都在大力推进碳汇交易建设。在整个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中,林业碳汇已经成为重要交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