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因中国雾霾:工业排放与汽车排放污染物共存

2014年01月13日14:5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雾霾,气溶胶粒子,污染物浓度,复合污染,探因

探因中国雾霾

中国的雾霾,其复杂性就在于工业排放特别是燃煤排放污染物与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同时存在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温泉

2013年12月30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发表在国际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学》上的一篇论文引发关注。

该论文研究了北京城区细颗粒物总体污染水平及季节变化特征,其中关于北京“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对雾霾的平均贡献只有4%的结论,与此前其他研究机构的结论大相径庭。

关于北京雾霾PM2.5的来源,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都发表过各自的研究结论,机动车的“贡献”一般认为在10%~50%之间,多数认为在20%~30%之间。

2014年1月2日上午,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在“2013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状况新闻通报会”上,对“PM2.5中汽车尾气仅占4%”回应说,仅为“一家之言”。当日下午,中科院紧急召开新闻通气会,对这一研究结论进行澄清。

张仁健课题组的论文认为,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这个研究本身不能说错。”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向本刊记者解释说,“请注意,它的源解析中有二次无机气溶胶,这里面很大部分是由机动车排放的气体转化的。另外,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相当一部分也是来自机动车的排放。”

贺泓表示,要精确说明“二次气溶胶”的来源,目前还做不到。他认为,“二次气溶胶”的形成机制不完全清楚正是目前中国雾霾“机理不明”的关键所在。

“二次气溶胶”

二次气溶胶在PM2.5中占大部分。“这是通过对我国16个站点、两年的分析发现的,各地的雾霾以二次气溶胶为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告诉本刊记者。

我国对气溶胶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左右。张小曳从1989年开始一直致力于气溶胶的研究,是我国较早从事气溶胶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之一。他也是国家“973”计划“我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和“气溶胶-云-辐射反馈过程及其与亚洲季风相互作用的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张小曳向本刊记者解释说,空气中能够影响能见度的物质有两种,分别是颗粒物和水滴。颗粒物就是气溶胶。根据气象学上的定义,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这里的干尘粒指的就是干气溶胶粒子。

云则是指悬在空中的水滴,当它到达地面后也称为雾。但是如果没有凝结核,在实际的大气中云雾也无法形成。当空气中水汽较多时,某些吸水性强的干气溶胶粒子会吸水长大,并最终活化成云雾的凝结核,若污染粒子很多,就会产生更多、更小的云雾滴,使能见度进一步降低,低于1千米时被定义为雾,而能见度在1~10千米时则被定义为轻雾。

因此,没有干气溶胶粒子就不能形成霾,没有气溶胶粒子参与在实际大气中也无法形成雾。

张小曳进一步解释说,由于雾和霾都能影响能见度,所以,能见度低于10千米时,有时可能既有霾的贡献,也有雾的贡献。霾和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甚至在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地方,雾和霾也会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大家看到的同时有霾和雾存在的、我国区域性能见度低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被称为“雾-霾”天气。

张小曳告诉本刊记者,通过对我国能见度与气溶胶关系的分析发现,我国近二三十年中东部区域霾问题的日益严重,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大气气溶胶显著增加所致。他说,过去在山区也易产生雾,其凝结核是植被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最终形成的有机碳粒子,量不大。现在雾的凝结核中,多为人为活动排放,量大且对人体有害。大气在同样液态水含量下,因为凝结核多,就更容易形成数量多但小的水滴。这些小水滴量多而小,滞空时间长,寿命长,更不容易下雨。

1980年以来,我国人为排放加剧,化石燃料、生物质燃烧增加,土地利用和覆盖改变,造成空气中一次和二次气溶胶大幅上升。

张小曳解释说,一次气溶胶是指从排放源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二次气溶胶是由排放源排放的气体转化生成的气溶胶,一次气溶胶与二次气溶胶的成分有一些不同。他的团队在研究中关于二次气溶胶有一些发现。比如,我国华北区域中70%的气溶胶与2种或3种其他来源气溶胶混合,低温条件下,臭氧与二氧化硫在矿物气溶胶表面存在协同效应,使二次硫酸盐生成速率随着温度降低出现先加快后减慢的趋势,直接影响大气中二次硫酸盐生成总量。“类似的反应,使中国雾霾问题更为复杂。”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