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新华国际时评)短评:莫让极端天气成常态
新华社记者任海军
美国本周遭遇近20年来最严寒天气,受影响人口逾1.4亿,多个地区刷新当地低温纪录。这是极端天气频繁影响人类的又一例证。
近年来,酷热、严寒、飓风、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在全球频发,有关极端天气的报道令人唏嘘。
仅以刚过去的2013年为例:超级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导致6109人死亡、2.7万人受伤;连续暴雨致俄罗斯远东地区出现120年来最大洪灾;暴雨致印度北部6000余人死亡或失踪;夏季北半球多地最高气温破纪录,美国龙卷风“掠走”近百人……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共遭遇880场自然巨灾,巨灾所致整体直接损失约1250亿美元。
对大众而言,极端天气渐增已不只是一种感觉,更是活生生的现实。除了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和安全,极端天气还给农业生产、粮食供给及能源供应带来极大不稳定性,引发局部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增大。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预测,极端天气未来可能更为频繁,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科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极端天气日渐频繁仅以自然界气候多变无法解释,很明显,人类活动所致的气候变化正在发挥作用。
当前,极端天气有成为人类面临的常态挑战之势。在极端天气面前,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如何将其给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如何减缓并最终扭转这种趋势,考验着人类的勇气与智慧。
频繁的极端天气呼唤人类协同行动,选择更科学、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与发展路径,非如此不足以阻止极端天气变成常态。而且,越早行动,将来付出的代价才会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