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谈PX等重化工项目:如果都不上能行吗

2013年06月24日13:2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重化工 PX 项目建设 石化项目 水资源 那种 乙烯项目 民主决策 石化企业 炼油

前一段,对于PX、大炼油等重化工项目,许多地方有点谈虎色变。而且,一旦民众激烈反对,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先下马再说。更有一些地方甚至信誓旦旦地保证,今后绝对不会再上这些项目。

这里就出现一个大问题,如果各地都不上重化工项目,能行吗?

身处现代社会,我们已经没有退回到中世纪那种田园牧歌式生活方式的可能,虽然那种生活看起来似乎很诱人。也许有人会说:退回去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我们都穿棉制品、用木制品,不是更绿色环保吗?

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挺有道理,其实经不起推敲。没有石化产品的中世纪全球人口才多少?而现在是70亿,很快就会达到100亿。如果70亿人的衣食住行都靠动植物解决,可能地球早已变成荒漠,不少人甚至会冻饿而死。

所以,就是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国民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为了解决当时7亿人的穿衣问题,国家还咬牙上了些乙烯等重化工项目。记得当时的领导人曾感慨,如果能多建几个燕山石化这样的大乙烯项目(其实当时的规模和现在根本无法相比),中国人民买衣服就可以不用布票了。

作为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化工项目既然是非建不可,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建在哪里。尴尬的是,PX等重化工项目有点像过去的公共厕所,即使大家都需要,但也没有谁愿意它建在自家门口。于是这就形成一种怪现象,往往哪里人多,哪里反对声音大。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中国地方大,干吗不建到戈壁沙漠没有人烟的地方去?问题是这些项目的建设需要一个重要资源——水,而中国人口少的地区,水资源一定匮乏。比如广大西部地区,老百姓吃水都困难,怎么还有多余的水支撑这些项目呢?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外行人不理解,干吗要在大连、厦门这么好的沿海地区建重化工项目的原因,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也是国际惯例。

需要建,又要在有水资源的地区建,那么最后的问题就是怎么建。在今天,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操作思路问题,是一个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问题。一方面,项目建设选址要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建设标准一定要安全可靠;一方面更要信息公开透明,要充分沟通解释,虚心倾听群众意见,认真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充分的解释沟通和科普宣传,让群众了解我们今天的技术可以解决石化项目的污染问题,以求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事实证明,建设者越是不回避矛盾、与群众的沟通越是充分,越容易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广西钦州的一位地方领导曾经告诉笔者,由于事先和群众沟通得好,中石油前些年建设的一个大型石化项目群众非常理解和支持,就是一般大项目最容易出矛盾的拆迁工作也进行的超乎想象的顺利,当地老百姓甚至比着谁先搬迁。可见,不能一有纠纷就怪罪群众的觉悟低,其实很多矛盾的形成和我们简单粗放的工作方法不无关系。

高标准建设之后就是高质量运行。要做到让所有高标准建设的环保设备真正不折不扣地发挥效用,一方面要求石化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意识,特别是在下游产品竞争激烈的时候,不能唯利是图,为了压缩成本而降低环保标准。另一方面,政府和全社会的认真监督更是必不可少。只有做到让这些企业时刻处于政府和社会的监督之下,污染这只老虎才能真正关到笼子里。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