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利用沙漠资源,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林宣摄
宁夏中卫市创造出麦草方格固沙法,防沙治沙效果明显。林宣摄
在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来临之际,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我国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转变;沙区生态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植被盖度以年均0.12%的速度递增,重点治理区林草植被盖度增幅达20%以上;沙尘天气频次呈波浪式递减趋势,今春我国北方沙尘天气次数为8次,为近11年来平均水平的一半。
防沙治沙成效明显
首先是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显示,从2005年至2009年间,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净减少1717平方公里,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共减少3.59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17.03%提高到17.63%。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年入黄河泥沙减少3亿多吨。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工程启动10年来,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水蚀)平均值下降了68.9%,土壤侵蚀面积减少了39.1%,土壤风蚀总量降低了29%,释尘总量减少了16.2%。
防沙治沙促进了沙区生产方式的转变,沙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绿色沙产业正在崛起。沙区初步形成了以木材、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加工业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并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展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沙区年产值已超过2000亿元,取得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道路,防沙治沙成效明显。我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遏制沙化形势严峻
我国生态基础脆弱,防沙治沙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据监测结果显示,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全国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川西北高原、塔里木河下游等区域的沙化土地仍处于扩展状态;沙化土地分布的县占全国总县数的31.6%,易发生沙化的干旱、半干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全国有4亿多人经常遭受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人为破坏沙区生态的现象仍相当严重。一些地方没有把防沙治沙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对防沙治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滥樵采、滥放牧、滥开垦等破坏沙区植被资源的现象尚未杜绝。一些沙区盲目的经济开发活动也对生态造成了新的破坏。
据介绍,当前我国一些地区防沙治沙投资标准低、投入总量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防沙治沙的速度和质量。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是,我国防沙治沙配套政策相对滞后,多元投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在防沙治沙的投入、税收减免、金融扶持、补助补偿以及权益保护等方面尚没有专门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荒漠生态补偿机制、防沙治沙的稳定投入机制和征(占)用沙地补偿机制亟待建立,社会各方面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有效调动和保护。
加快治理举措给力
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已经颁布。《规划》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2011年至2015年和2016年至2020年两个阶段各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000万公顷。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表示,防治土地荒漠化,必须以人为本,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主攻方向,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依靠群众、依靠科技、依靠改革,着力实施防沙治沙6大举措。建立政策支撑体系,在财政投入、信贷支持、税费减免、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大对荒漠化防治支持力度,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沙区流动,形成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参与防沙治沙新局面;建立工程治理体系,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防御体系;健全法制体系,强化依法防治,层层落实地方政府防沙治沙责任制;建立科技保障体系,提升科技水平,实行质量和绩效评估机制;发展特色产业,正确处理好防沙、治沙、用沙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特色沙产业,让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深化国际合作,引入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要实现走出去,推广中国治沙模式与技术,提升国际化治沙参与度。
我国将在防沙治沙的政策机制、组织管理、技术措施和治理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努力提高防沙治沙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