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北京、上海遭雾霾“袭击”,部分城市交通拥堵、垃圾“围城”、内涝潜伏……随着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增长连续居于高位,中国社会面临人口、环保、安全等新一轮的压力,大城市纷纷遭遇精细化管理的瓶颈,有的难点问题已令政府部门如坐针毡。
大城市病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标本兼治?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纷纷热议。
治霾+治堵,刻不容缓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蔡建国带着一份全方位“治霾”的书面建议进京。他说:“环境问题不应随着雾霾散去而被遗忘,公民的环境权益应得到更全面有效的保障。”
今年以来,北京等地出现连续雾霾,空气污染严重,代表委员对此忧心忡忡。如何改善空气质量被视为全国两会焦点话题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顾也力认为,大城市病表面上看形态各异,但实际内部存在着各种因果联系,治理也需要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比如空气质量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及交通拥堵有关联,城市内涝与垃圾处理也有内在联系。他认为,治霾、治堵等已刻不容缓,但也要综合分析,政府部门不可草率行事,“一限了之”。
全国人大代表、呼吸道疾病专家钟南山院士在两会前夕就抛出“雾霾比非典更可怕”的警示语。他建议,改善空气质量,亟待从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入手。
与“治霾”呼声几乎同样强烈的是“治堵”。上海常住人口已有2300多万,北京紧随其后人口突破2000万大关,广州和深圳也是不折不扣的人口输入型城市。一些城市如“摊大饼”般向外发展,中心城区交通极易堵塞甚至瘫痪,成为城市居民挥之不去的“阴影”。
来自京沪粤等地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将提出一系列治堵的“加减法”策略,“加”的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综合容量和城郊新城建设的产业和生活配套,“减”的是参加竞拍和摇号的车牌增幅,希望实现机动车总量的宏观调控。
治理靠制度,干部要有“法商”
治疗大城市病,制度设计必须先行。这已成为众多代表委员的一项共识。
全国人大代表严诚忠分析,大城市病非中国所特有,世界各大城市的治理经验,一般都是“制度先行”。比如交通拥堵,一个主要原因是交通承载力和车辆比例失调,解决拥堵问题,需要制定更科学有效的车辆分流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王名认为,很多大城市病归根到底是“大”引起的。全国上千万常住人口的城市已有十几个,严控大城市规模,通过法律和制度限制类似乱摊大饼的发展模式,才能从源头上治疗大城市病。
代表、委员对领导干部治理城市病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委员认为,当城市发展面临新一轮挑战时,政府在改善法治环境等方面,仅仅做“加法”还不够,还需要做“乘法”;领导干部在治理一座城市时,要有“智商”、“情商”,更要有“法商”,只有追求依法行政的“乘数效应”,才能根治城市顽疾,造福百姓。
蔡建国委员认为,政府若能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来自民间的环境诉求,建立更畅通的表达渠道,将有助于治理大城市病。从这一点看,城市病频发的压力,还可以产生倒逼地方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制度设计的作用。
全民参与,根治顽疾
当政府部门忙于治理城市病之际,老百姓是否就可袖手旁观?
一些代表委员提出,政府公权力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除了科学合理地动用行政资源,还要善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城市顽疾治理。
王名委员说,今年春节,虽然PM2.5观测值在短时间内还是攀高,但一些大城市燃放烟花爆竹的量已有所减少,说明通过“全民参与”来应对各种城市难点问题效果明显,当民众环保意识提高、政府措施得当,就会形成合力。
蔡建国委员建议,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看,依法注册的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等也完全可以在城市治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从而降低政府部门的高耗成本,改善目前一些地方“疲于奔命”的现状。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等认为,中国的大城市病不是“不治之症”,在更加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的框架下,让老百姓更直接地从中受益,就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为城市治理注入更多正能量。(《半月谈内部版》2013年第3期/记者 许晓青 叶前 赵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