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本市实施退耕还林已有12个年头。46万亩沙荒地变林地,为山区筑起了生态屏障。日前,经国家林业部门验收,本市退耕地造林确认保存面积46万亩,保存率100%;配套荒山荒地造林确认保存面积41万亩,保存率100%,实现退耕还林面积“零流失”。
本市的退耕还林工程起始于2000年。“退耕的主要是沙化土地和坡耕地,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市园林绿化局治沙办工作人员介绍,从2000年到2004年,本市共完成退耕地造林46万亩,配套荒山造林41万亩,涉及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门头沟6个区县,15.93万农户。
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治沙办了解到,12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占本市山区新造林面积的40%以上,为全市绿化覆盖率贡献了4个百分点。
“树种下去了,还要留得下来。”从2004年起,本市每年都会对6个工程区县的退耕还林面积进行普查,对于因干旱、冻害、工程占地等原因保存率不合格的林地,由市财政拨款,及时补植、补造。据统计,各工程区县共补植补造退耕林地2万余亩,实现保存合格率100%。
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等绿色产业,林果业、旅游休闲业目前已成为山区的主导产业。不少农民在林下空地种起了玫瑰、柴胡、西洋参、蘑菇,养起了柴鸡、兔子,红红火火发展起了林下经济。据统计,与2000年相比,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1000多元。同时,退耕还林工程还使约8.8万名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脱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据测算,这部分转移劳动力一年的总收入约3.463亿元,平均每名劳动力年收入3900多元。(记者 王海燕 通讯员 陈敏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