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第二届“国际碳金奖”评选全面征集候选企业
近年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已经起到引导各国产业转型的重要作用,而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是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以“寻找推动经济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最佳表现者”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碳金奖”的评选活动已经在本月初正式拉开了序幕,面向社会全面征集符合标准的候选企业。
该奖项是在联合国和专业性国际组织的指导和媒体参与下,由世界环保大会组织实施,是针对经济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征程”中,以低碳理念履行社会价值,为其最佳表现者所颁发的最高荣誉奖项。第二届“国际碳金奖”的颁奖盛典将与第五届世界环保大会同期举行,时间为2012年9月1日。第五届世界环保大会邀请指导机构为全国人大和政协,主办方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等;协办机构包括欧洲50 国集团、英国商会、美国商会、世界主要国家的驻华使馆等。
2011年度,首届“国际碳金奖”最终评选出:香港K11、青岛啤酒、万科三家企业获得“碳金生态实践奖”,陶氏化学、联合利华、艺康公司、通力电梯、中国南车五家企业获得“碳金创新价值奖”,伊利、戴尔两家企业获得“碳金社会公民奖”,而符合上述三项评审价值的最高奖项,即以低碳战略、应用实践、社会价值三个维度和基础要素、创新优势、可持续力量三个经度为评估指标,同时处于分类奖评选前三甲的“国际碳金奖”空缺。又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是否已有企业达到最高奖项的评选指标,值得期待。
第二届“国际碳金奖”的评选,将在首届大奖空缺的基础上,最终评选出首次达到“三位一体”评估标准的总奖获得者,即2012年度大奖——“国际碳金奖”。同时新增加两个单项奖,即:针对推动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并取得绿色效益的发展型企业,特别推荐“中国绿效企业”奖和针对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型城市,特别推荐“中国绿碳城市”奖。
“中国绿效企业”奖,该奖项由项目小组通过向初步符合标准的目标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收集整理,并通过对目标性候选企业,特别是处于快速发展期,具有一定节能环保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企业,在推动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取得一定“绿色效益”的发展型企业,进行调研和分析,具备以绿色使命和社会责任为先,形成以企业“绿色效益”来持续推动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效应,并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潜力和能力成为社会“绿色效益”的示范性企业,可以认定为国际碳金奖单项特别推荐“中国绿效企业”奖的获得者。最终征集各方专家和媒体的评分,评出十个最佳“中国绿效企业”奖的获选企业,主办方将从中选择五个“中国绿效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根据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需求,协助制定适应的发展战略,引入国际资源与专业支持力量,并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推动企业快速成长。
“中国绿碳城市”奖,该奖项由研究小组单独设计评选模型,是通过对目标候选城市,特别是针对中国二、三线城市或特定区域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发展潜力,进行综合模型评估,通过调研报告的方式,初步筛选出的五十个目标候选城市,并最终评出十个符合最佳评选标准的“中国绿碳城市”奖的获选城市,同时完成十个“中国绿碳城市”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城市潜力评估报告;并对调研评估报告进行分析和研究,评出最佳的绿色低碳发展潜力型城市,为将来有潜力、有能力建设成为『国际绿色低碳合作示范城市』者,授予国际碳金奖单项特别推荐“中国绿碳城市”奖;主办方将从中选择五个城市支持发展『国际绿色低碳合作示范城市』,致力于推动城市向绿色低碳发展的进程迈进,并提供专业支持;模型评估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及环境状况、城市生态规划与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城市产业扶持力度及节能环保发展情况、政府对低碳环保的积极性和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第一届“国际碳金奖”,主办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社会调研、组织评分等方式,经过数据核对与调查问卷的及时回馈和准确性,并通过申报企业基本要素筛选,确认96家国内外企业的申报,并向社会公示;候选企业涵盖了世界五百强、大中型国有企业、优势民营企业等,参评企业从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技术研发、产品服务及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展示了其在低碳环保领域所做出的成果和贡献。《首届国际碳金奖——低碳未来的价值报告》向社会公布后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报告认为低碳发展战略已经获得了企业的重视,所有候选企业均认同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95%的企业已经具有成文的战略规划,88%的企业认为低碳发展战略的运用产生了积极影响,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市场活动中;同时也报告也指出企业在发展低碳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障碍,如:政府支持力度以及政策实施环节不够清晰,市场准入标准不统一,检测和监督机制不足,多头管理,金融扶持政策在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缺失,国有企业实际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等因素,值得深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