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监测数据显示,冬季以来,同属北半球的北美气温持续偏高,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1~4℃;1月,北美平均气温-2.6℃,较常年同期(-5.2℃)偏高2.6℃,为近65年来的第2高值,较2006年偏高1.7℃,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连日出现反常高温,长滩机场气温超过30℃,打破了最近40年的纪录。
“或许我们已经进入了又一个可能持续20-30年的冷期,但这样的冷期也是在近百年全球变暖总体趋势上的冷波动期,处于冷期间的冬季可能不会像上世纪80年代后的连续暖冬那样,甚至可能出现超过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寒冷天气,但目前看来这也是变暖趋势中的冷阶段,而不是真正的冰期。”张培群认为。
事实上,早在2009-2010年冬季欧洲和中国出现极端冷事件时,丁一汇院士就分析称,未来世界是否会进入“小冰河期”很难定论。气候变化是很复杂的科学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非常多,忽略任何一个因子,都可能影响预测的准确性。从人类活动、自然外强迫、气候系统内部变化这三类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分析来看,按照平均60年的周期算,以1998为界,预计未来十几年气候仍然继续变暖,但遭遇冷事件的风险增加了,冷事件造成的灾害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本世纪以来的“冷插曲”正反映了这一特点。这个波动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则是气候研究的一个挑战,仍需要综合考虑,分析自然的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多重影响作用。
诸多科学家曾根据太阳活动周期预测21世纪20-30年代世界将进入相对冷的时期,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王绍武认为,“这种预测是有可能的。但是,是不是现在就会进入寒冷时期,对未来的气候预测,还没有较好的、各方都能接受的模式。目前各界只是开始重视讨论这个问题。至于世界究竟何时进入寒冷期、寒冷期会持续多长时间、寒冷期强度有多强等问题,还需要严格地研究,才能给出比较确切的预测结果。”
名词解释北极涛动
指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约北纬45度)与北极地区气压形势差别的变化。它是一个代表北极地区大气环流的重要气候指数,可分为正位相和负位相。北极通常受低气压系统支配,而高气压系统则位于中纬度地区。当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时,这些系统的气压差较正常强,限制了极区冷空气向南扩展;当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时,这些系统的气压差较正常弱,冷空气较易向南侵袭。
从21世纪初开始,北极涛动正位相逐步减弱,开始向负位相发展,也就意味着,“南高北低”逐渐转为“南低北高”,北极极地中心逐渐被高气压控制,之前一直限制在极地范围的冷空气就被排挤南下,导致寒流出现,从而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气温。普遍的观点认为,2009年-2012年,全球大范围寒潮天气的出现,北极涛动负异常是主要原因。
小冰河期
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全球气温出现下降的现象,时间约在自1550年至1770年这150年间,结束于20世纪初期。小冰期带来的影响,除了气温下降外,还使得植物生长季节变短,土壤较温,使粮食作物产量变少,谷物价格上升,造成全球各地频繁出现饥荒与瘟疫。因为死亡率上升,致使全球人口增长率在这段时间减缓。
小冰期的成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主流的说法是地球轨道变化、太阳活动偏弱以及大规模火山爆发等。
大气环流
指地球表面上大规模的空气流动,以及(与较小规模的海洋环流一起[1])重新分配热量和水汽的途径。
大气环流主要表现为,全球尺度的东西风带、三圈环流(哈得莱环流、费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高空急流以及西风带中的大型扰动等。大气环流既是地-气系统进行热量、水分、角动量等物理量交换以及能量交换的重要机制,也是这些物理量的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非均匀分布是大气环流的原动力。
大气环流构成了全球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势,是全球气候特征和大范围天气形势的主导因子,也是各种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背景。 -郭起豪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