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对话人物柴发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参与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与环境质量调控战略研究等。
▲前天,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开始滚动发布朝阳奥体中心监测子站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小时浓度数据。 新华社发记者王硕 本版插图 谢瑶
提高空气质量之对话
今年北京两会,PM2.5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诚如专家所言,就大气污染防治而言,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北京公布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意义何在?治理大气污染之路有多长?难度何在?日前,本报就此专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
【PM2.5标准已呼吁十年】
监测出来不达标,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给政府和公众一个提醒,空气质量还需要改善
京华时报:在公众的呼吁声中,各地纷纷给出了PM2.5监测的时间表。对此,您怎么看?
柴发合:我们可以把这看作一次PM2.5知识的大普及,大家的讨论客观上加速了PM2.5控制的进程。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就开始关注PM2.5的问题,并在各种场合呼吁建立我们国家的PM2.5标准。
京华时报:早期的研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柴发合:我们第一个项目是1998年开始的,叫“北京市大气污染成因研究”,当时由科技部立项,我们在地坛公园、化工大学、石景山等地设了6个站点,分为冬夏两次,每次15~20天,监测大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其中包括PM10和PM2.5。之后我们又在广州、东莞、成都做了大量的PM2.5研究工作,解析它的成分和含量、来源,以及PM2.5占PM10的份额。
京华时报:当时怎么考虑到要监测PM2.5?
柴发合:因为那时国外已经开始研究PM2.5,美国在1997年就提出了PM2.5的标准。虽然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PM2.5的标准,但作为研究单位,我们肯定要跟踪国际动态,了解我们自己的情况。从2007年开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始在院内设点,持续监测PM2.5和臭氧浓度。
京华时报:根据你们监测的结果,北京PM2.5这些年有什么变化?
柴发合:前些天,市环保局分析过北京市近10年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和我们监测的情况基本一致,趋势是越来越好。2007年,北京PM2.5的年均浓度大概在100微克/立方米,到
2011年,前10个月的平均浓度为60~70微克/立方米。但这与即将出台的年均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京华时报:也有反对的声音,说监测PM2.5后达标的天数会很少,如果都不达标,监测就没有意义。
柴发合:PM2.5纳入进来,不达标的天数会增多,但实际上空气的状态没有改变,只是我们的标准提高了。监测出来不达标,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给政府和公众一个提醒,空气质量还需要改善,形成一个逐步改善空气质量的气氛。而不是像现在,有些地方说“我们这里空气质量达标率在90%以上”,甚至有的地方说达标率100%,但这种“达标”算不上真正的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