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秋收时节,我国农村不少地方秸秆焚烧问题此起彼伏。交通阻断、航班延误、火灾死人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秸秆办”、“禁烧办”、“救火办”等临时机构巡查、罚款、扑救,忙得不可开交……
过去,秸秆可是农民的宝贝,喂牛、做饭、建房,样样用得着。秸秆烧出的袅袅炊烟,曾经是田园风光令人陶醉的点缀,现在怎么就烧出了社会和环境问题?
显然,烧的人多了,而且是集中在短期内烧,自然就成了灾。有人说,不烧,不就没事了吗?农民太懒,总想一烧了之,而且环境意识也太淡薄,得有人管管。
如果仅仅从农民身上找原因,解决办法很简单,加强监管就行了。然而,这样治理的效果却不理想,只要“老虎打盹”,农民就东一把火、西一把火地打游击。可见,问题并非如此单纯。
现在许多村子只有留守老人和小孩,要处理秸秆,请工帮忙并不容易,而且也得花钱。用机器就地粉碎秸秆还田,有没有机器都得花一笔钱。即使把秸秆扛回家也没用,砌墙、盖屋顶用砖瓦,种田用机耕,做饭用电、沼气、煤气……在不少农民眼里,秸秆已经成了“鸡肋”。比较而言,就地焚烧还可以肥田,似乎成了效率最高、经济成本最低的一种选择。
“禁烧”并没有解决农民面临的实际问题,结果只能是屡禁不止。而采用所谓“抓素质”的疏导办法,仅靠宣传、教育、引导来提高农民认识,并没有真正给出路,也还远远不够。
当秸秆能够以生态型的庭院经济或规模化的产业方式被利用时,它是可再生资源,否则它就是农业产出的垃圾。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环境成本最低,也最为合理。然而,通过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方式来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已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而推行现代意义上的秸秆资源化,需要新型的生态产业或传统的产业与之对接。
秸秆是一种资源,但只有放到有用的地方才是资源。有人举例,秸秆可以用来造纸、发电、编织、种蘑菇、沤沼气、做板材等,甚至还可以拉到有大量喂养牲畜需求的草原、牧区。然而,各地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并不顺利,也不乏半途而废的先例。
比如农村户用沼气,目前我国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秸秆发酵和冬天出气等技术问题,还没有构建起生态庭院经济支撑体系。有些地方一拍脑袋就建起了大量孤零零的沼气池,结果不是用不了就是用不好,最后只好废弃,造成很大浪费。
又比如秸秆发电,有的地方一窝蜂地大量上马发电厂,方圆300平方公里内就建了十几座,造成秸秆资源不足,原材料价格暴涨;而跑到远处购买原材料,运输成本又急剧上升。结果,这些发电厂几乎全部亏损,随之要求提高电价,与有关部门和企业相互扯皮,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秸秆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做好前期论证,也要做好体系配套;不仅需要资金、技术、政策支持,也需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否则,资源化的结果只会剩下一个个“烂尾工程”,城乡“狼烟四起”的景象也会依然如故。潘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