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科研人员为在保护区暂养池内的5头江豚体检,其中身体状态较好的两头将会被“软释放”到长江故道。记者高宝燕摄
长江日报24日讯昨日上午,石首天鹅洲白鱀豚保护区内,两只江豚被从人工饲养网箱搬到天然围网内。这种江豚“软释放”模式在我国尚属首次,意在逐步恢复其野外生存能力,最终回归大自然。
此次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科院水生所、天鹅洲白鱀豚自然保护区共同组织。
首次“软释放”的两头江豚为雄性,名字为“阿宝”和“洲洲”,分别人工饲养了7年和3年。
上午8时许,两头江豚经过体检,一切正常。工作人员将它们从约400平方米的饲养网箱中“抱”起,两只“小家伙”长约1.2米,全身圆滚滚的、呈灰色,温顺地摆着尾巴,仿佛和熟人打招呼。然后,两只江豚“乘船”,搬至上万平方米的“新家”——围网中。
“到了新家,它们就要学会自己捕食”,著名豚类保护专家、中科院水生所王丁研究员介绍,两头江豚将在这里呆几个月,等训练出足够的野外捕食能力后,再释放至长江故道天鹅洲中,真正“回家”。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淡水项目主任李利峰认为,“软释放”是人工饲养江豚重回长江的重要一步,如果释放成功,将对江豚保护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是长江故道,为江豚主要保护地,目前有38头江豚。
据介绍,江豚属小型鲸类,是白鱀豚的“表亲”。2006年,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后,江豚更显珍贵,国内外不少豚类研究者将保护目光转向江豚。
目前,长江江豚只有1200只到1300只,且以每年5%的速度减少,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
受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邀请,本报“爱我百湖”志愿者代表参与“软释放”活动,全程见证江豚“搬家”。
链接:
长江江豚即将升为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日报消息(记者金涛)即将出台的新版国家动物保护目录上,长江江豚将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升格为一级保护动物。昨日,世界著名豚类保护专家中科院水生所王丁研究员透露。
江豚是一种小型鲸类,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江豚性情活泼,常在江水中翻滚、跳跃、点头、喷水,喜欢紧随着大船跳跃,被船民称为“江神”。
一条江(河)里生活着两种鲸类,在全世界仅有二例:一是亚马逊河,一是长江。长江曾生长着白鱀豚和江豚。与雄壮的白鱀豚相比,江豚是其“丑表妹”。
2006年,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江豚也成为中国种群数量下降最多、下降速度最快、生存现状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一。1993年前,长江江豚约有2700头,目前仅存1000头,数量少于大熊猫,并以每年5%的速度减少。江豚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
专家介绍,非法和过度捕捞、水体污染、航运、水闸和堤坝建设是威胁江豚生存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保护江豚,动物保护专家呼吁,将江豚的保护级别升高。
参与动物保护目录更新的王丁称,经过多个部门专家的评定,江豚将升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