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憨态喜人的秦岭大熊猫 张行勇/摄
1月14日上午,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管理站、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西安办公室主持召开了“西(安)成(都)高铁对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监测项目”研讨会。这一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展开。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省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宁强县林业局、佛坪县林业局、户县林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秦岭蜀道迎来高铁国宝生境或受影响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以来,翻秦岭、过巴山、连接西安和成都的道路被人们称为蜀道,道路异常艰险。
2010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西(安)成(都)客运专线陕西段正式开工建设。
秦岭蜀道天险迎来高速铁路建设新时代,西北、华北与西南地区将增加一条最为快捷的全天候运输大通道。
记者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获悉,西安至成都客运高速专线自西安铁路枢纽西安北站引出,向南经户县进入秦岭山区,沿京昆高速公路穿越秦岭山脉后至汉中宁强县越大巴山入川,经四川广元至江油站与成绵乐铁路相接。
略不完美的是,铁路计划穿越的地区分布着大熊猫、朱鹮等珍稀动物保护区。铁路的修建可能会给这些珍稀动物的生境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西成高铁在陕西境内穿过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牢固关省级森林公园、菜子坪大熊猫走廊带,以及佛坪县、宁强县、户县、南郑县、勉县、洋县、城固县、汉台区的部分管辖区域的动物栖息地、省级森林公园。
其中,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菜子坪是秦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的重要栖息地和走廊带,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朱鹮等湿地鸟类的栖息地。
众所周知,大熊猫、朱鹮都是国宝级珍稀动物。
其中,秦岭大熊猫更是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和四川大熊猫相比,秦岭大熊猫在形态上已经形成明显差异:四川亚种的头长近似熊,秦岭亚种的头圆更像猫,且具有较小头骨、较大牙齿。在皮毛颜色方面,秦岭大熊猫胸斑为暗棕色、腹毛为棕色,而四川大熊猫胸斑为黑色、腹毛为白色。相比之下,秦岭大熊猫更漂亮、更憨态可掬。目前,陕西省野生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273只,分布在秦岭山脉区域的9个县。
而朱鹮更是稀世珍禽。1981年5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这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朱鹮野生种群。目前,朱鹮野生种群分布区在陕西秦巴山区9个县,野生种群数量已达1000只,人工饲养种群数量达到620只。
正如世界自然基金会西安办公室主任刘晓海所说,这些美丽的国宝是人类共同的朋友和地球上的财富。
然而,就像藏羚羊遭遇青藏铁路一样,今天,它们遭遇了西成高铁。
正如陕西洋县一些群众所担心的,高速铁列车呼啸而过的噪声可能会影响到当地人的生活,那么会不会吓到大熊猫、惊飞朱鹮,一些鸟类会不会被撞死?
前车之鉴令人痛惜。据参会人员介绍,2007年已通车的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同样穿越了大熊猫、朱鹮的栖息地。然而,当时没有人做过监测工作。到现在,西汉高速公路对国宝们生息繁殖的影响有多大程度,今后是否会影响种群的数量等,没人知道。
急需进一步开展监测评估工作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曾是主持青藏铁路的设计单位。据该院环境设计处环保一所所长赵留辉在会上介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承担了陕西省境内约340公里的勘察设计任务。在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晓民研究团队、世界自然基金会、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管理站等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们绕避重大不良地质地段,综合各种因素,从五条设计线路中选定现在开工的这条线路。
据介绍,这条线路绕避了沿线大部分生态敏感区,特别是秦岭山区集中连片分布且等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线路还以隧道或桥梁形式穿越了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菜子坪大熊猫走廊带等。
然而,赵留辉同时表示,尽管前期已经做了一些环境保护测评基础工作,但远远不够。
参会代表指出,必须在项目开工前对动物栖息地开展更加全面的监测工作,在开工后才能有可比性。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管理站站长周灵国表示,为了有效保护铁路沿线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并将铁路建设对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确保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有必要在铁路建设前期、建设期和建成后的运营期,开展西成高铁沿线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监测工作。这些问题急需开展科学的监测评估工作,拿出数据和建议方案。
据周灵国介绍,目前,该团队在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管理站的组织下,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下,已组织沿线各自然保护区、地方林业相关部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在对西成高铁对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监测项目进一步细化监测方案的基础上,外业工作已逐渐展开。如,在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陕西天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重点选择马面坡隧道、罗卜峪隧道、老安山隧道的出口及入口,以及麻河大桥、木河大桥、罗卜峪大桥的周边区域进行监测;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自然保护区,重点对湑水河大桥周边及龚家巢、邹源、大池等朱鹮的夜栖地进行监测等。
记者了解到,参加此项目的协作单位基本上都是西成高铁经过区域的自然保护区、林业单位。他们将利用自动红外相机监测、访问调查、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振动和噪音监测等方法,对线路穿过的珍稀动物栖息地开展多方面的监测研究工作;通过监测珍稀野生动物生态习性及其栖息地情况,受工程施工的干扰情况,工程建成后对铁路及动物通道的适应情况数据,为工程的评价及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监测项目经费该由谁来出?
目前,西成高铁沿线生物多样性影响监测项目的启动经费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的。
然而,生物多样性影响监测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其后续经费并无着落。
项目负责人表示,希望工作开展后向有关部委及建设单位申请经费支持。
据介绍,西成高铁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总额688亿元人民币。然而,这笔经费中并没有关于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的预算。
赵留辉在会上表示,作为设计单位,可以协助向国家有关部门呼吁申请监测研究项目立项和反映生态补偿费问题。
其实,青藏铁路已经树了一个良好的范例——青藏铁路在中国铁路工程建设史上成为首次为野生动物大规模修建迁徙通道的典范。
据了解,由吴晓民团队承担完成的“青藏铁路运营期野生动物通道监测评估”课题是铁道部主持完成的“青藏铁路工程”项目内容之一,还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该项目的资金是由环保部、国家林业局、铁道部下拨的。
那么,在西成高铁的建设中,大熊猫和朱鹮可能受到的影响又该由谁来替它们着想?后续的监测评估经费又该由谁来买单?
有鉴于此,周灵国建议,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应将重大工程对珍稀濒危动物影响的监测评估研究项目统筹列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预算中,以确保监测评估项目落实;二是可借鉴青藏铁路工程建设期与运营期对藏羚羊迁徙的影响监测的成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