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已经进入深秋,哈尔滨钓鱼爱好者的热情并没有减退。夕阳西下,三五“钓友”相约来到位于松花江畔的九站公园,支起帐篷、甩开竿,一场夜钓即将开始。
48岁的林子刚国庆节期间过足了夜钓的瘾。最多的一晚,他钓了8条鲤鱼、4条鲫鱼,一共20多斤。“那可是纯正的江鲤子,鳞发白、身体细长、尾巴和肚子发红呢。”林子刚说。
就在5年之前,恐怕没有钓鱼爱好者敢夸下这样的海口。2005年底,化学品泄漏造成水污染事件。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松花江全流域干、支流主要水质评价断面中,年均值为五类或劣五类断面占34%,冰封期占45%,水污染严重区域集中在城市河段。
“那时候,人们连喝以松花江为水源的自来水都不愿意,更别说鱼了。”林子刚说,“许多哈尔滨人都认为,到江边游泳和垂钓的日子会一去不复返。”
松花江必须得到“休养生息”。中国政府迅速行动,于2006年批复并推进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安排治污项目222个,总投资约134亿元,如此力度在新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历史上也并不多见。
按照“规划”,到2010年,要使松花江流域大中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治理和保护,完成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任务,使重点污染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和监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大中城市污染严重水域水质有所改善,流域水环境监管及水污染预警、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污染防治处副处长马健说:“要想使松花江水质得到彻底改善,重点需要从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流域内面源综合治理、完善水环境监测预警和执法监督体系等四个方面入手。”
“规划”启动实施以来,松花江流域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把水污染防治摆在突出位置,分别成立了松花江流域(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防治工作会议,将一项项具体治污措施落到实处。
在黑龙江省,省长多次带队检查松花江流域治污工作。各地市政府每年都要签订松花江治污目标责任状,如不能按时完成,将严格实行问责。对项目执行缓慢的地市,副省长采取逐个约谈“一把手”的方式予以警告,环保部门对其实施“区域限批”,暂缓审批新增水污染的项目。2008年8月,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就曾对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双鸭山、黑河、伊春、大兴安岭等7个治污不力的地市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超过全省13个地市的半数。
9月30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通水试运行,这项工程仅用时180天就完成3年的工作量,建成后中心城区的污水日处理能力将提高到20万吨。至此,这个省列入“规划”的116个项目,除8个因本身关停等原因调整外,已有102个项目建成,污水处理厂从“十一五”之前的6座发展到41座。
吉林省严把环保准入关,对向松花江流域排放一类污染物的项目和拟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松花江流域新建环境风险大的建设项目严格控制审批。同时关停了一批火电、炼钢、水泥、电解铝、酒精项目,严查环境违法突出问题。监测显示,松花江在吉林省出省界断面稳定保持三类水质。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列入“规划”的项目共20个,总投资5.79亿元,目前已完成18个。全区断面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污水处理能力明显增强。
来自环保部的统计显示,截至7月末,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已完成投资112.3亿元,列入“规划”的建设项目已完成195个,剩余全部开工在建,项目完成情况在全国所有重点流域中名列前茅。
同时,2009年,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6.22%、11.4%和8.35%。松花江总体水质由中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出境断面高锰酸盐指数达标率超过90%,出境水质达到三类指标的比例达70%。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李平说,“十一五”期间,松花江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局部江段可以满足鲟鱼、鳌花等珍贵鱼类繁衍,正走向“水清鱼肥”的生态回归之路。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还存在很大环境风险,流域内的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今后还要面临发展和调结构的双重压力,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另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大力投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让松花江继续“休养生息”。新的五年间,流域水污染防治将实施饮用水水源地达标、优先控制单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综合防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业面源防治示范、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六大重点任务。总体目标是巩固一批控制断面水质,改善一批控制断面水质,消灭劣五类控制断面水质,松花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按照长远规划,到“十三五”结束时,松花江全流域的环境质量将基本恢复到三四十年前水平,再现东北三省区“母亲河”的生态原貌。(记者刘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