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15日电 中国气象局今天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供的材料显示,据1990-2006年数据统计,近17年来中国大陆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59亿元,占GDP的比例平均为2.8%。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受台风、暴雨、干旱、高温热浪、沙尘暴、雷电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据1990-2006年数据统计,近17年来中国大陆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59亿元,占GDP的比例平均为2.8%。特别是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超强台风、高温、特大干旱、雷电、局地强对流以及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
在气候明显变暖的背景下,影响最明显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和干旱。20世纪90年代是继50年代后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高发的10年。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北方主要农业区的干旱范围有明显扩大的趋势。华北、东北南部和黄淮等地区干旱的迅速加剧,尤以华北地区干旱程度和范围不断增加趋势最为显著。影响中国的强台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006年,中国台风登陆时间早、滞留时间长、风力大、降雨多、破坏性强,为历史罕见。
2008年以来,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低温雨雪冰冻、暴雨洪涝、台风、干旱、地震、风雹等各种灾害交织,气象灾害呈多点并发、影响范围广、灾害强度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等特点。年初,中国经历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4月18日,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在海南登陆,为1949年以来登陆中国最早的台风;特别是6月7日以来,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12个省(区、市)遭遇强降雨袭击,珠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西江支流等发生超历史纪录的大洪水,太湖出现本世纪以来同期最高水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受灾害影响的人口总数和经济总量都会大大增加,灾害敏感区域和脆弱行业也越来越多,气象灾害对国家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7月15日下午,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中国气象自然灾害预报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于新文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气象灾害的概况。(陈维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