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国企改革到了关键时刻

2012年12月04日17:2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粮集团 国企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粮商 无缝对接 产业链 番茄

宁高宁:中粮全产业链让农民与市场“无缝对接”

毫无疑问,中粮集团近年交出的成绩单非常具有国际范儿。

2011年11月,中粮在与跨国粮商邦吉(Bunge)、路易达孚旗下公司的竞争中胜出,出资1.4亿澳元,成功收购澳大利亚糖业公司Tully Sugar。2012年6月,中粮和丹麦乳业巨头丹麦爱氏晨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者以22亿港元入股蒙牛,成为继中粮(持股28.09%)之后的第二大战略股东,参与蒙牛的实际运营,开始“驯牛”计划。2012年7月,中粮又收购了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开发商侨福,为自身商业地产发展搭建新平台。

2012年11月13日,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接受媒体采访,解读中粮集团的实业版图和发展路径。

海外资源要供应中国市场

《中国经济周刊》:中粮集团最近有追加海外投资的计划吗?如果有的话,打算收购什么类型的海外公司来拓展自己的品牌计划?

宁高宁:中粮一直在寻找能够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和机会的海外公司,希望能够利用海外资源供应中国市场。目前,中粮在海外的投资从粮食到酒类,整个模式都是由海外的生产来供应中国的销售。中粮希望将供应链的前端一直建到生产国去,包括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中粮正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寻找收购机会,希望扩大消费品牌和自然资源贸易业务。

《中国经济周刊》:如今国际粮商正在互相兼并,粮食贸易越来越集中在几个大粮商手里。您认为中粮和外资粮商相比,自身的优势是什么?

宁高宁:每个企业走的路径不同,在这个产业链里面,你可以要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部分。由于对国内消费者更为了解,中粮的工作重点是在内地做加工、销售和渠道。当然中粮也可以去做进口,我们希望未来将产业链继续延伸,一直延伸到田间。目前中粮在坚定做好国内消费市场的同时,也在寻找海外机会。

至于中粮和外资粮商的竞争,我认为竞争是有好处的,这对于整个行业和中粮本身都是一个促进。有竞争就会有压力,有竞争行业里就会有标杆,中粮会在竞争之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希望全产业链成为经典案例

《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的时候您当时提出来“全产业链”概念,经过三年的发展,您对中粮全产业链的进展及效果如何评价?

宁高宁:中粮之所以做全产业链,是因为当时中粮乃至全中国的现实是产业没有被整合,机会有空白。从目前来看,中粮集团全产业链进展还是不错的,这种模式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公司内部也获得积极响应。实际上它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中粮集团整个商业模式的完善。全产业链,让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实现了“无缝对接”。

目前,中粮的业务涵盖了绝大部分农产品种植、养殖领域,包括稻米、小麦、大豆、菜籽、玉米、葡萄、番茄、糖料、大麦、肉食、乳业等,农作物种植面积近3600万亩,直接惠及全国2%的农户;在营销渠道上,分布着4000多家大型经销商和全部的大型商超连锁客户,近4万家中小型经销商和超过350万家终端售点遍布全国。未来中粮集团会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促进对产业链的标准和产业链的相应深度的提升,将这个战略能够持续,我希望它将来变成一个商业模式,能够成为经典案例。

《中国经济周刊》:您是资本运作的高手,无论是在华润还是在中粮都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的收购,在收购蒙牛之后,蒙牛出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您认为该如何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

宁高宁:资本市场只是锦上添花的手段,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最终、最根本的东西还是把战略做好、团队带好、产品做好,把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做好。现在食品安全的问题是大家都比较敏感的问题,中粮也一直对此非常重视,并在工作安排上有着明确的分工。蒙牛自身也会认真负责地来处理这个问题,不能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国企改革到了关键时刻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应该退出竞争性的领域,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宁高宁: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主要成分,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国企不需要改革。国企需要改革,在国企改革中,什么样的行业应该存在,什么样的行业不应该存在;国资应该持有多少股份,应该怎么改革;国企内部应该怎么来运作等等整套改革体系须与中国经济的整体改革系在一起。应该说,国企改革一定要随着中国整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而进行。孤立地来谈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这个事情是不成立的。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应该占有多大的比例?

宁高宁:这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但这两年,民营和外资企业所占比例不断提升,虽然国有企业本身税收的比例较高,但在整个GDP的占比和增速看。

至于国有企业整体应该有多少个行业、持有股权比例怎样分配、内部管理系统应该怎么做,最终还是要由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决定,如果最终国有企业生存不了,没有竞争力,必然就会退出。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阶段,现在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行业每年都有很多公司在进入和退出。企业跟经济是一样的,它走到某个阶段都会遇到分水岭,企业靠出口、靠成本、靠资源、靠价格战作为优势,已经不适应于当前的形势。因为中国已经走过这么一个阶段,再往前走就比较考验中国真正的智慧。只有最终真正掌握科技、掌握研发、掌握品牌,能够掌握一个新产品创造的组织,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创造、不断地改善、不断的提升的企业才能生存。记者 郭芳 侯隽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