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这次大会,民企的地位明显提升了。”参加过多届矿业大会,来自上海津恩矿业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在会议间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感叹。
11月4日,由国土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201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正式开幕。记者注意到,与往届不同的是,关于“中国民营企业跨境投融资”的多个分论坛早在开幕式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其内容涵盖全球矿产领域勘查形势、矿业与金融资本市场、海外投资风险规避等。论坛进行时,可容纳二三百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
与此同时,巴西、加拿大、秘鲁、澳大利亚、俄罗斯及中亚等来自全球39个国家(地区)的外国代表在会场展示矿业设备、对接项目。并有多场推介会介绍这些国家在矿业勘查开发投资政策及矿业合作方面的最新机会,希望吸引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前往投资。
天津矿权交易所总裁李纪则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我们国家统计的矿业企业来看,民营企业支撑着我国矿业经济的一大部分,从国际来看,这方面情况与我国相仿。所以,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是矿业领域的重要角色。
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先达介绍当前全球矿业投资形势时说,2012年上半年固体矿产投资一共有64例,涉及32个国家,投资金额14个亿。但是就具体指标来看,则呈现整体下滑之势。
从具体地域看,上半年非洲地区投资额同比大幅减少89%,项目则减少60%;拉美地区投资项目同比减少1/3,资金略有增加;北美地区投资额同比大幅减少82%,项目则减少75%;另外大洋洲与欧洲投资规模同样大幅减少。
另外就矿种而言,其中煤炭项目投资额降低了86%;有色金属矿产投资项目同比减少,投资额同比有少量增加;黑色金属投资额与投资项目同比则双双减少,幅度分别为55%、64%;而贵金属投资额与项目亦分别减少77%和54%。
陈先达告诉记者,全球经济正处于调整期,当前矿产品价格成为影响企业投资热情的重要原因。他预测称,2012年下半年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将延续当前这种“调整态势”。
不过,在海外投资整体降温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国外市场的投资规模却在增加。陈先达指出,2012上半年民营企业在国外的投资额是11.8亿美元,占投资总额比重是79%,同比增长67%。“这些项目的平均投资额是250万美金,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4%。”
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矿业市场的表现,也自然吸引了许多引资国的目光。
记者在会场看到,将中国作为铁矿石主要出口对象的巴西,在本次大会的分论坛上详细介绍了他们在矿业投资领域给予的支持政策,尤其是铁矿石和化肥方面当前所存在的“诱人机遇”。巴西政府的代表在结束时表示,当前最需要的则是“加强投资”。
巴西Bemisa矿产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古斯托重点介绍了其旗下某个铁矿石项目在品位、基础建设、评估结果、物流、政府支持方面所具备的“吸引力”。其中在税收政策上,“政府为我们提供非常好的税务优惠政策,运营10年之内会有15%的减税”。
此外,该公司勘探部经理华盛顿在回答现场一位民营企业代表的问题时,对这些项目“勘探权期限”及“股权设置”方面做了介绍。“我们的勘探权是3年,如果3年不够还可以再续2年,这是勘探许可证。如果得到许可证没有马上进行勘探,还可以给你续期。”
除了国外政府的机会吸引,国内多个部门及机构也表示出对“民营企业投资海外”的重视及扶持。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杨依杭在会上表示,当前国际经济的持续低迷实际上为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资源行业打开了一个的机遇窗口。他认为,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下,包括北美洲、非洲等许多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面临国际投资萎缩带来的资金压力。因此,中国民营企业可以把握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勘探开发设备、劳务等多方面实现“走出去”。
除此之外,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也介绍了其在“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方面所能给予的在信贷支持、投融资渠道方面的支持。亚洲开发银行高级投资专家郑康彬在分析民企受国际矿业市场青睐的原因是认为,“民营企业身份更容易被引资国接受;同时这些企业往往决策较快,能够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迅速调整经营战略。”
事实上,目前官方已经出台多个鼓励政策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不久前,发改委联合外交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十三家部委曾联合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
但是,在外国吸引、国内鼓励的双重刺激面前,民企对投资境外的来自风险上的顾虑并没有完全消除。
北京二十一世纪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投资海外矿山的民企,其市场部副总监赵红军告诉记者,国外投资矿山的风险依然很大,而投资需要的资金量也很大。“我们最近在海外一直做开采(前些年买的矿),这几年一直没有买新矿,最近两三年海外矿山投资形势都不会好转。经济形势不景气,对矿产的需求量也有限。”
新疆一家主要在中亚地区投资矿权的民企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今年没怎么在海外投资,是因为融资方面不乐观。而‘走出去’的主要是央企和大的民企,很多民营企业还是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记者 高伟 张彬 天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