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一场华丽的炒作
从赶驴网的冒出,到赶集网的反击,再到赶集网高管的离职,赶集网关注度也保持了直线上升,刚注册的赶驴网也获得了相当的关注度。这场争斗中,究竟谁赢了?谁被公关了?
首先,赶驴网利用网络公关稿制造舆论,购买关键词,高调“山寨”,迅速招致媒体和网民的关注。其后,赶集网的广告受到舆论质疑,赶集网、投资人和广告人纷纷加入危机公关。待事件即将平息时,赶集网高管离职,将舆论推向另一个小高潮。
“如果没有赶驴网的‘毛驴’横插一腿,赶集网的百度关注指数将保持高位,直至3月初。然后随着广告影响力的下降,关注指数下降。”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赶驴网的‘山寨’让更多的人知道赶集网,将其品牌进行了二次放大。”在这次事件中,赶驴网的公关偷袭和赶集网的反攻都没有出现殊死搏斗的场景。
就赶驴网而言,“这算是一次不错的公关炒作。”网络公关专家赵勇评论说,“赶集网的广告投放后,立刻引起了百姓网的关注。百姓网没有足够的资金展开正面竞争,便想出了赶驴网的策略,并在网上发布软文进行公关。”据记者了解,许多网民确实是看了网上的公关稿后才知道赶驴网,并不是从赶集网的广告直接联想到“赶驴”二字。(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