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中国普通劳动者工资上涨的前景似乎是很清晰的,理由不难找出十个八个。但现实情况是,在涨声不断的表象下,掩藏着一股明升暗降的暗流,这更值得注意。
去年,涨工资闹得最厉害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富士康,而富士康的这一波“涨”潮,明显是虚秀不实的。
据媒体近日报道,两岸三地20所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师生,对富士康在内地的多个厂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富士康宣称自6月起为工人加薪30%,但调查发现加薪幅度只达到9.1%,同时取消了工人的年资津贴和季度奖等福利。工人反映,加薪之后生产任务明显增加,工作压力加大。工人批评“涨工资是明升暗降”。
富士康涨工资来之不易。但即使经过艰苦的努力,普通员工获得的真正实惠仍是少得可怜。
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涨工资是相当的乐观。自去年5月份以来,“涨”工资的论调已经让人耳朵听出了老茧。最近一次比较响亮的声音是,国庆节期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0年三季度),认为中国在未来5年左右将面临持续的加速性的市场化工资上涨。
理论与现实显然出现了矛盾、背离与反差,这是一件有趣而耐人寻味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也许,对于工资的“涨”法有两种理解,一种意味着社会购买力的同步提高,一种则是钞票增多的同时购买力反而下降。第一种叫真实增长,第二种则是自欺欺人的虚假增长。笔者这里只讨论真实的增长。
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工资的真实增长绝不会凭空而来,这个大趋势的形成至少要具备三个要件:一是基础与条件,比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二是不可或缺的手段、途径与保障,比如劳资双方公平的议价能力,以及到位的社会监管;三是明确的、有意义的战略目标,比如社会经济的增长与产业升级、社会合理的收入分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如果三个要件还未具备,那涨工资的理由不可能充分。
就富士康公司而言,从大的社会背景看,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转变这个涨工资的基础是存在的。涨工资对普通劳动者而言是好事,但如果它不能实现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应提高与企业效益的提高,那只可能意味着出资人收益的反向下降,甚至企业效益与竞争力的下降。如果不能做大蛋糕,那分肥的游戏只能是此消彼长。但别忘了,分肥能力的消长依赖于劳资双方议价能力的消长。
套用这个框架,对于在富士康公司而言,其涨工资的目的显然是不清晰的,社会监管也并不过硬,不完全到位,涨工资并没有足够的动力与保障。这就不难理解,富士康涨工资为什么会成为一次充满投机意味的短线操作。
富士康公司这种形同儿戏的急就章,应该说很有代表性。我们不妨将这类现象称之为“富士康式涨工资”,它代表的是一种并不靠谱、并不真实的工资上涨。
而与“富士康式涨工资”并不相同的真实增长究竟会不会来,好运会不会立即降临辛辛苦苦工作着、内心永远充满希望的普通劳动者们身上呢?普通劳动者要实现工资收入真实增长,应依靠社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与社会收入分配的调整两个途径来实现。如果没有全社会产业升级、生产效率的提高,那工资收入的真实增长,实质上就是一次面向既得利益群体的分肥,其难度并不亚于虎口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