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二号将“网罗”哪些央企

2010年09月28日09:5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网罗 国资委 中投二号 国新 做强 加法 合并同类项 财富 减法 运算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央企正式进入一个新的整合高潮期,这不仅考验着新任国资委主任王勇,更是对“中投二号”国新公司的考验。“中投二号”关系到国资委央企整合目标的实现,更关乎整个央企做大做强的未来。毕竟,央企重组不是为了兼并而兼并,而是国有经济战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是为了促进央企做大、做强、做优。

此前国资委采取的央企重组原则和方式是,坚持企业自愿与国资委主导相结合,让企业之间“自由恋爱”,如果双方谈拢,符合相关要求,国资委便同意双方“联姻”,报国务院批准后,便可以正式重组。

国资委内部人士分析,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央企重组为100家以内的任务,靠“自由恋爱”恐很难实现,因此,不排除国资委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在“百日大限”到来之际做最后冲刺,采用铁腕手段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次央企重组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即通过“合并同类项”,对产业链相关的企业进行整合,如科研院所并入相关企业集团,“一对一”式的重组等;另外一种方式是打包装入“中投二号”,即国新公司。

如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国新公司终于即将挂牌成立,这家尚还在孕育之中的公司注定了出生后就担负重任,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就曾明确表示:“要以国新公司成立为契机,加快央企重组和调整步伐。”

在过去七年的央企整合历程中,兼并的速度大约是平均每年十余家,如今要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以往大约两年的任务,如此快速的“减法”运算,国资委似乎也不是十分着急,因为央企兼并重组的重任已经转移到了“中投二号”国新公司的身上,而国新公司也是国资委的一道王牌。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澄称:“国资委手中有一张真正的底牌——国新资产管理公司。”

“中投二号”国新公司的成立已不再是众人讨论的重点,谁将会进入“中投二号”的加法运算才是此时的热点,这关系到现在平起平坐的央企未来的命运,是变成二级子公司还是三级孙公司,是继续留名还是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对于整合标准,舆论认为,规模偏小、经营业绩不佳、偏离主业、辅业产业以及科研院所类央企应该是此次整合的目标,也都有可能进入国新公司。专家表示,科研院所应该分别对待,对于那些产业集中度高的行业,科研院所并入相关产业集团的可能性会很大。但那些产业集中度不够高的行业,科研院所应该并入国新公司以保留其为整个行业服务的公益性。

另外,权威国资专家分析,像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中国林业集团公司这样的央企,整个行业就一家,被重组的可能性不大。国资委内部人士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虽然业绩排名靠后,但性质特殊,也可能暂时保留。

尽管一路走来,央企重组的道路并不是十分通畅,但总体而言,结果还是很好的,一路的披荆斩棘收获了鲜花美誉。

从最直观的数字来看,2003年,国资委管理的央企仅有6家入围世界500强,而到了2010年,有30家央企入围《财富》500强; 2003年央企资产总额约8万亿元,而今年可公布的108家央企资产总额为21万亿元;2003年央企平均资产为408亿元,2009年则达到了1944亿元,当年中央企业平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9.3%。尽管在国资委看来,还存在着大而不够强的缺憾,但单就国资委“做强做大央企,对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使命而言,重组在央企做大、保值增值方面的作用均不容忽视。从深层次来看,通过重组,央企已经部分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一路的成功也给央企接下来的重组以经验和信心。“中投二号”的任务也远不止完成今年至少23家的央企兼并,在“加法”告一段落后,将以“做强”为终极目标。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