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央企利润再创新高
2006年,中央企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11月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887.7亿元,同比增长18.9%,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可达8万亿元,实现利润可达7200亿元,上缴税金可达7000亿元。
2004~2006年度是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第一个任期。据测算,在考核期内,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8%,年均递增21.4%;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40%,年均递增33.8%;上缴税金增长96.5%,年均递增25.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4%;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最高纪录。三年来,央企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年均增加1.1万亿元,实现利润年均增加1000多亿元。
二 国资进退有章可循
12月18日,国务院转发《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要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国资委的最新部署,国有经济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这一领域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一些重要骨干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此外,机械装备、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行业的中央企业要成为重要骨干企业和行业排头兵企业,国有资本在其中保持绝对控股或有条件的相对控股;承担行业共性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等重要任务的科研、设计型中央企业,国有资本保持控股。
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和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公司外,国有大型企业都要改制成为多元股东持股的公司。为此,文件提出十项措施促进下一步国企改革重组。
根据《意见》,今后几年中国将推进国有资本向以上行业和领域集中,将中央企业调整重组至80到100家,到2008年扭亏无望的国企基本完成退出,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国资委还提出到2010年培育30到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三 董事会试点开创央企监管新天地
2004年2月,国资委向国务院提出在中央企业进行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的同意,之后相关工作陆续启动。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2005年4月,国务院提出了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要以建立健全国有大型公司董事会为重点,抓紧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和派出监事会制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精神,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在中央企业开展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2005年底首先选择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作为试点。
2006年,央企董事会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经有宝钢、恒天集团、中冶集团、攀钢、中农发、中铁工程、中国铁建、新兴铸管、中国外运、中国建材、中房集团、中国电子、中国医药、中国国旅、中国铁通、诚通集团、神华等19 家中央企业相继建立和完善了董事会,建立了外部董事制度,并且在董事会中,外部董事占一半以上,初步实现了决策权、执行权分开和董事会选聘、考核、奖惩经理人员,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四 国有经济重组风起云涌
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的目标就是要围绕加快培育和发展80-100家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集团,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
2006年,中央企业内部重组力度加大。经过3年的时间,共有36组72户中央企业进行了重组,中央企业的户数已经由196户减少到159户。
与中央企业重组相对照,地方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力度也在加大,并且按照产业分工进行重组。
河北省:河北省邢矿集团和邯矿集团携手组建“河北金牛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钢铁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宣化钢盛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承德天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强强联合,共同组建“河北钢铁建设集团”。
上海市:百联、锦江、电气、农工商、轻工、上汽等20多家大企业参与资产重组。
陕西省: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石油化工建设公司的国有资产划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合陕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华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陕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组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秦川机床集团公司、汉江机床有限公司、汉江工具有限公司、宝鸡机床厂等四户企业为依托,以省国资委为控股股东,联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山西六户年产原煤千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大同煤矿集团、阳泉煤业集团、西山煤电集团、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汾西矿业集团和霍州煤电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
烟企合并:继昆明卷烟厂和曲靖卷烟厂强强联合组成“红云集团”后,河南新郑烟草(集团)公司、许昌卷烟总厂、郑州卷烟总厂联合组成“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贵州省的贵阳、遵义、毕节、铜仁、兴义5家卷烟厂重组为“贵州黄果树烟草集团”;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合并成立“湖南中烟工业公司”。
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合并:世界级钢铁企业排名第8位的鞍钢与辽宁省最大的国有企业本钢,共同组建“鞍本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与柳州钢铁(集团)联合重组“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五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破局
2006年12月6日,国资委正式下发了酝酿已久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旨在以股权激励为杠杆,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竞争能力。
12月19日,宝钢股份公布了“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成为首家正式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央企上市公司。
国资委企业分配局有关官员强调,当前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不足”的问题已经缓解,但薪酬水平与其承担的责任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此外,激励方式仍然较为单一,长期激励手段有待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六 中央企业相继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2006年3月11日,国家电网对外公布“2005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央企业正式对外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共52页,包括公司简介、公司社会责任内涵、公司价值观、公司核心业务运作的基本理念、公司对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定位以及具体行动。报告中,国家电网详细阐述了其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最大程度地创造社会财富、为千家万户提供优质服务等六个角色定位的责任情况。
国家电网公司之后,中国铝业公司、中海油、中远集团相继发布了“200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其中,中远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中国第一家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获得国际认证的企业。
中央企业相继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指出,中央企业要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表率,做以人为本创建和谐企业的表率,努力成为国家的经济栋梁和社会的企业榜样。
七 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尾声
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中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
2004年2月初,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定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目标和指导原则。4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截止到2006年11月30日,190家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79家完成或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对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八 中央企业全面推行风险管理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2006年6月20日,国资委正式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下称《指引》),对央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指引》是针对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各类风险而提出的,它要求企业围绕着总体经营目标,通过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防范与化解风险。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强调,“企业最大的本事就是化解风险。”作为《指引》的最重要内容,国资委要求有条件的和具备条件的央企在董事会设“风险管理委员会”,由董事长出任委员会召集人,企业总经理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向董事会负责。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加入WTO,对我国企业而言,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面临更大风险。《指引》的颁布,十分必要,又非常及时。而且,《指引》与国资委以往出台的文件有很大的不同:过去大多数文件都是先对以往企业大量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提炼,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后,再对企业进行指导;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国内仅仅是刚刚起步、初步实践,还无法进行总结和提炼。《指引》对于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而言,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它先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实践。
九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惹争议
2005年,凯雷欲控股徐工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而到了2006年6月中旬,更是炒得沸沸扬扬。
当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以博客形式连续发文叫板凯雷收购徐工、宣称“徐工被贱卖”,要“阻止外资并购徐工”之后,徐工也以博客形式正式回应。这一场大讨论, 把外资并购国企引入到“国退洋进”的漩涡中,连民企也受到波及。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外资的介入对于中国产业的整合与振兴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但许多案例背后,国家经济安全的隐忧也被提上日程。
争论的结果是,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出台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并于2006年9月8日起实行。该规定在规范外资并购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也引起了外界对于中国利用外资政策是否发生逆转的怀疑。
十 建筑央企首次入围全球500强
2006年7月13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5年度全球500强企业名单,共有23家中国企业入围,其中内地企业19家,均为国有企业。其中,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13家,比上一年度增加3家,分别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建筑总公司。三家企业以2005年度152.94亿美元、141.38亿美元、141.2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分别排名全球500强的441、485和486位。这也是中国建筑企业首次亮相全球500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