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企重组方面,这几年有了进展,但动作不够大。”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欧盟企业高层论坛”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国外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以及“走出去”过程中大有可为。
国资委成立三年来,央企数目从最初的198家已经降至目前的167家,但与最终打造30-50家企业的构想相距甚远。
邵宁表示,过去几年中,国企改革主要是以中小企业、外围改革为主。“这一阶段要更多考虑中国国情,国外办法拿到中国往往会水土不服”,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邵宁从几个方面论述合作的前景:首先是国有大企业境外上市,对企业进行专业化培训与国际交流。他认为国有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可以在两个方面帮助国企在机制上与国际接轨:一是境外资本市场的监管非常严,做假账很困难;第二就是“机构投资者太厉害了”,
境外市场主体是基金、投行等机构投资者,它要看企业业绩而不是看消息,有很多人分析人员,专门研究这些上市企业是否真正有竞争力,对经营层造成巨大压力。
邵宁特别强调一旦境内资本市场成熟,也支持已经在境外上A股的公司回境内上市,形成一部分H股,一部分A股的局面。
其次,可以向国外大企业学习经营管理的经验。邵宁承认目前在央企内部,内在的资产或业务缺乏关联,往往是子公司互相竞争,又因为子公司要上交母公司以管理费,母公司想进行结构调整非常困难。“中国大企业实际上是行政归堆儿的结果,一生下来就那么大个,缺一个成长的过程,国外有一个成长、筛选的过程,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国外大公司很多基础性的东西”,邵表示。(贾林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