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140.4万人参加,平均竞争比117比1,37个职位“千里挑一”……备受瞩目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今天再次“惨烈”开场。
就业难让缺考不再
早上8点,记者在裕中中学考点门口看到,虽然距离开考还有一个小时,但很多考生已经聚在门口等候,候考气氛远比以往紧张,很少有人玩手机、聊天、打游戏,绝大多数考生都抱着手里的复习资料在做最后的强化记忆。几家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在门口发放宣传资料,很多考生都主动索取,认真地翻看着里面的考试要点提示。以往的公务员考试,总有不少考生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前来碰运气,没有认真复习就仓促上阵,临阵缺考、迟到了干脆不进场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今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开考前记者透过考场的后门玻璃观察,只有少数考场还有两三个座位空缺,多数考场都已坐满。公务员这个“金饭碗”原本就受追捧,看来,在“史上最难就业年”的严峻形势下,考生们对于这个最佳就业出路就更是志在必得了。
在一名考生的押题手册上,记者看到,转基因、雾霾、“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时事热点都是考生心目中的必考要点。他们准备得相当认真,比如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个知识点,不仅要知道发射时间、地点、乘组人员等关键信息,连王亚平在太空课堂中所进行的每一个试验的内容、原理等都要熟记。
在职考生“闭关”两月
记者通过考场门口的登记信息看到,绝大多数考生都是80后,尤其以1982年至1986年出生的居多,这意味着,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社会在职考生。“现在的工作太累了,压力太大,想换个环境,公务员应该会轻松一些吧?”一位考生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在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做市场部经理,也算是个中层职位,但这份工作的强度和压力让他感到难以承受,虽然也有过跳槽的想法,但朋友之间的互相抱怨让他已经感受到,任务重、压力大已经成为当下企业员工的共性特征,无论换到哪家企业,都逃不脱这种困境。唯有公务员这种体制内的“铁饭碗”,还有让人松一口气的可能性。为了达到目标,他拿出了当年高考的劲头,“闭关”复习了整整两个月。为了今天的考试万无一失,昨天他还跑了很远的路过来看考场,安排好了中午去哪个饭馆吃饭,还在附近的一家小宾馆预订了一个房间午休。
雾霾天气成了考题
上午的考试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几位考生,他们都表示,感觉今年的考试难度不大,甚至有考生觉得难度较往年有所下降,题型和题量也跟往年相似,但明显感觉到常识判断类试题增多,天文、地理、文化、体育,几乎无所不包。今年涉及的社会热点话题不多,很多考生之前精心复习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神舟十号、房产税、计划生育等话题并没有出现。大家努力回忆,能记起来的也仅有雾霾的成因、新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的优势、党风廉政建设等热点话题。本报记者 代丽丽 J205
记者发现
考试容易升迁快 “选调生”渐吃香
一年一度的国考今天举行,最热岗位的竞争甚至达到了将近万里挑一。不过,记者在考场外发现,在国考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形势下,部分应届毕业生主动放弃了国考,改为专攻各地的选调生。同样的公务员身份,更加灵活的选拔方式,更快的升迁,成为他们“弃国考走选调”的重要原因。
小王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应届研究生。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通告出来后,他立即就去网上系统报了名,报考单位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不过随着各地方政府纷纷来北大招收选调生,他的心动了,“考选调生更加容易,并且是后备干部,升迁更快。”经过再三考虑,他最终决定:放弃公务员考试,转而报名广西、贵州的选调生项目。
记者走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发现退掉国考转而竞争选调生的毕业生不在少数。他们中不少人直言“更容易考、升迁更快”是报名选调生的主要原因。至于选调地区多为中西部地区,他们表示并不在意,“干几年升上去了,去哪儿都一样,级别一到,还能想办法调回来。”一名毕业生说。
在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就业信息网上,记者看到青海、四川、贵州、西藏阿里等不少地方都专门推出了选调生项目。这些项目都强调了选调生的“干部身份”,艰苦地区也承诺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如去西藏阿里地区工作的毕业生,除享受防寒装备补助费、边境县生活补贴、电费补助等补贴外,硕士研究生可获得10万元资助,本科生可获得5万元资助。
北大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选调生旨在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地方政府一般都是面向特定高校招录,不需要参加统一的公务员考试,所以可能相对容易些。”这位老师说,相比公务员,选调生一般要求报考者为应届毕业生,并且具备成绩优秀、中共党员、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年龄限制更加严格。
而选调生被认为“升迁快”的观点,这几年在不少地方也已经得到验证。2009年从浙大毕业的小王,选调回到天津某区县工作,在乡镇“锻炼”一年后就回到了区委机关。而在去年,1989年出生、工作仅半年的清华大学选调生焦三牛,被破格提拔为副县级的甘肃省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更是引发了各界关注,被称为“火箭干部”。本报记者 张航 J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