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减少科目尚无时间表 专家:只重形式难破困局

2013年11月18日15:2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学科 统考 文科课程 大学自主招生 考试招生 高考改革 学生 学分制 考试科目 考试形式

设想二

核心学科外 学生自选考试科目

“可以适当减少一些考试科目”,华西中学校长胡齐鸣认为,“减少科目”的高考形式,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即学生自选考试科目。

胡齐鸣称,近些年来,我国虽然也一直在鼓励和实施分省命题,但大多模式仍是“3+X”,“X”往往包含了三个或三个以上学科,这对学生来讲负担还是过重。欧美国家在中学阶段,会规定学习的核心学科,将其作为高考的必考科。除核心学科,学生们则可以凭自身的水平、能力以及兴趣再至少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其他学科参与考核。

至于核心学科,胡校长认为,语文、数学毋庸置疑。他介绍称,欧美国家,除语数之外,核心学科还包括一门“科学”学科。“文理六科没有孰重孰轻之分”,在胡校长看来,文理六科各具专业性,不适合统一裁剪任何科目,应该让学生自选兴趣科目专攻。

设想三

语文+数学+大综合+专攻学科

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树德中学历史老师郭子其认为,“减少科目”,不应裁减掉某一学科,而是学科重组后而产生的科目减少。在他看来,可能性较大的一种方案是:语数两科,加上文理六科降低难度后的大综合科目,再加上学生自选的一门专攻学科。

“这次的改革方向很符合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郭子其认为,学生既要减轻负担,同时也要全面发展。因而大综合的设置很有必要。当然,6科综合后,各科难度必须降低,这样就普及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与此同时,为了突出重点,除了语数两门重要学科外,学生需有一门专攻学科,让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地发展。

另有观点

只在形式上纠结

难破应试教育困局

在成都高中老师、校长们热烈探讨各种减少高考科目方案的同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却认为,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将很难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缓解社会的考试焦虑。公众关注的焦点应集中在《决定》中提及的“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等改革上。

熊丙奇表示,我国过去20年的高考改革,一直在高考科目上做文章,从7门到6门,再到3+X,可应试教育的局面未有改观,再单纯谈减少科目,很难让高考改革起到效果,公众和教育部门需关注的是高考的系统化改革。

他认为,目前高校在录取时还是按单一的分数从高低结合志愿投档录取。这种唯分数的录取方式,必然导致应试教育。而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就是实行“考试、招生相对分离”,简单地说,就是中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组织、大学自主招生。

按照这种招考模式,中学才能摆脱考试指挥棒,自主设置课程,不考虑分不分文理科,也不用考虑哪些科目高考考或不考,就实行学分制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未来学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以及课程难度,喜欢文科的多选文科课程,喜欢理科的学生多选理科,在学生升学时,用统一测试的成绩、中学学科学习成绩申请大学,大学结合这两项成绩以及面试考察录取学生。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汪玲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