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记者从甘肃省政府了解到,从今年起,甘肃将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进行调整,人口稀少的偏僻村庄将设置教学点,防止因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和“上学难”。
据记者了解,在这次调整中,甘肃省政府要求各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保证学生就近上学。合理确定区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和规模以及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的功能和分布,确保学校布局与学龄人口居住分布、村镇建设等相适应。
甘肃省确定,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可选择走读或寄宿。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要设置村小学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
甘肃省政府提出,撤并学校要通过听证会等多种途径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学校教师的意见,多数学生家长、当地群众反对,学校撤并后不能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并入校寄宿条件不能满足需要以及撤并后形成超大规模或“大班额”的,均不得撤并学校或教学点。对于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当地大多数群众至今仍然反对且确有必要恢复的,应由当地政府重新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
2006年,甘肃省对农村学校进行了调整,有的地方脱离实际撤销了一些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造成学校覆盖半径过大、校均班额过大、安全隐患增多、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地方对布局调整后的校舍处置不当,致使教育资源浪费和流失。(记者连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