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男女“新病”:下班沉默症 对生活失去热情

2012年08月16日09:0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工具化 哑巴 职场 乖乖狗 亲人 外人 病人 情感表达 我家 情感交流

建议 不妨养只“乖乖狗”

格蕾丝集团:下班最想休息和放松,要达到这个状态,有很多方式,不一定是沉默。

张琳律师:养只狗吧,回家迎接你的是拥抱、跳跃、舔舐,没有唠叨,没有抱怨。

秋行者:我也曾下班沉默,直到一个朋友对我说:“你可以对着一帮陌生人(客户、老板)笑,反而对自己最亲的人不理不睬,你不内疚吗?”回到家可以试一下说“我回来啦!”“妈做的饭好香。”特别是第一句,很简单,而且很有效。

质疑 家庭关系“有问题”

奇奇:废话!这症那症,全是媒体炒出来的。

Akast:只不过是累了。其实安静也很好。

祖孙兔:不必用什么症归纳。我看是家庭关系出了问题。比方说家有河东狮,就跑到单位找回尊严。  

名词

下班沉默症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在上班时侃侃而谈,回到家却疲惫懒言;聚会应酬时笑容满面,面对亲友时却麻木冷淡。这些上下班时间判若两人的人群,似乎患上“下班沉默症”,对正常的情感交流避之不及,甚至拒绝亲友的抚慰,进入了交际怪圈。

原因

为什么沉默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专家董海军分析,在工作、应酬和家庭中,人们扮演的角色不同,在角色转换时,往往会忽略家庭角色对人的期望,没有很好地考虑家人的感受。此外,每个人精力都有限,工作繁重或事业心强的人会把精力更多放在工作上,没充足精力去关注家庭生活。

本专题整理杨平(感谢新浪腾讯网友)

点评

情感工具化

背后是利益

下班后的情感交流变得稀缺,并不意味着情感表达的退化,而是情感交流日趋“工具化”而导致的某种必然结果———职场上,无论是与上级和同事交流,还是应对客户,都关乎职位升迁和职业利益,“笑容满面”的情感交流其实更多是以程序化路径出现,作为一种工作载体,未必有太多真情含量。而与亲友的交流则不能形成互动的利益链条,“下班沉默症”的存在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情感工具化”其实不仅表现为“下班沉默症”,逢年过节例行公事般的短信拜年、短信祝节,也属此类。现代人已经习惯了将情感“物化”和职业化,只要能带来利益,只要能节省时间,只要能更有效率……情感表达“工具化”侵吞了传统的人情信仰。但正如汽车不可能取代走路,电脑不可能替代写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让工具主宰了我们的情感世界。否则,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情感,还有灵魂。·陈一舟·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