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城市特困群体:渴望生活更稳定更精彩
【背景】国企改革中的下岗工人、下乡返城人员、孤寡老人和病残致贫市民,在城市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城市特困群体。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介绍说,目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数,约占城市人口的8%以上。
【自述】
——72岁的安徽省芜湖市市民吴养全,在芜湖小南国酒店担任门卫。
“政府对我们这些特困人员生活上的照顾,我是深有体会的。今年春节前夕,政府为我配租了一套住房,47.47平方米,每月每平方米1.5元房租。如果在外面租房子的话,这样的房子月租要600多元钱。现在我和老伴每月可以拿到360元补助,加上门卫工作每月有850元工资,两口子够用了。在医疗上,我加入了居民医保,每个月交10元钱。今年1月份的时候我胃出血,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总共花了3800多元。结果,医保就报销了2100多元,剩下的医药费居委会又给报销了70%。”
“我过了70,老伴也60多岁了,现在最担心的是以后的养老问题,如果政府能帮助我们解决养老问题,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我们就感到很满意了。”
——40岁的严善才,家住芜湖市镜湖区北京路街道。
“我父母1965年下放到农村,1985年才回城。由于没文化,靠打零工为生。每月三四百元收入,还要养老母亲,一直娶不上媳妇。2008年才找了个大我10岁的寡妇,为了得到1000元的计划生育奖励,放弃了生孩子。”
“2009年后,生活有了很大变化,我母亲拿到了低保,每月有200多元,街道又帮我找了个搬运工的工作,每个月有700多元收入,还安排我妻子在街道设置的再就业市场摆摊,每月也有几百元收入,生活基本没有后顾之忧了。最令我兴奋的是2009年政府给我家配置了一套46.44平方米的廉租房,一个月只要70元左右房租,拿到房子钥匙时我觉得自己在做梦。”
“我最大的梦想是攒点钱,和爱人一起搞个小吃摊,让生活有根本的变化;还想出去旅游一趟。”
——51岁的李中海是下岗工人,家住芜湖戈江桥。
“我的儿子大学毕业一年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直在打零工。我最大的梦想是他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们这代人也就这样过一辈子了,但我不想他的命运和我一样。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有工作,有工资,物价稳定,就能快活。”
【点评】迟福林认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由生存型阶段进入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阶段,城市低收入阶层的生活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对基本公共服务和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对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7期/记者周正平 王勉 张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