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2011年高考招生刚刚开始,就不断有新闻传来。有的说某地区高考成绩前几名者放弃选择北大、清华而去就读香港大学;有的高校为抢生源不择手段还互相拆台掐架。我猜想,随着招生录取的开始,今后还会出现类似的事儿。
无论考生做怎样的选择,我都愿在这里再一次为考生们就自身成长、成才而做出的多元化选择叫好并鼓与呼。
想一想三十多年前,高考制度刚刚恢复的时候,我们想成才恐怕只有高考这一条路。而高考后最简单的逻辑就是被名校、一般学校或专科录取,这样的做法延续至今,高考后填报志愿仍然是提前批次录取,一本、二本、三本和专科,这当然是人才选拔的一种阶梯式模式,而且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种几乎全体人都认可的选拔模式。但是,主要不等于惟一,惟一在某种程度上与单一或僵化挂钩。这一两年,我欣喜地看到,考生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了——有高考了可以不去名校报到的,有去名校可以不去国内名校的,等等。这不正是一种多样化选择的开始吗?
我愿再一次重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中的话:“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降人才。”《纲要》特别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纲要》说的再清楚不过了,关键是在我们未来的十年内,在教育事业里的各项具体工作上,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的教育工作上,比如,小升初、中考、高考,招生录取等工作,体现出这样的思想,践行这样的思想。有一位领导曾说过,制定一份好的《纲要》,仅仅是第一步,贯彻落实好一份好的《纲要》才是更重要的和关键的一步。从现在反映出来的问题看,这位领导说的话却是一语中的。为什么有些人惊呼或不解高考人数连年下降;为什么有些人对已被北大清华录取的考生就读香港感到愤懑;为什么有些人对考生在名校之间来回选择犹豫不定而迷惑,甚至“抢生源”。一句话,都是没有好好学习和领会划时代意义的《纲要》,更不要说将《纲要》精神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了。
我特别反感所谓的“生源大战”,所谓“掐尖儿”的说法,更反对这样的做法。如果有高校行抢生源、“掐尖儿”之举,无论是以什么方式,都太缺少大学应有的气度、学养和胸怀了,也太缺少真正的大学精神的深邃内涵了。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一次考试的成绩根本决定不了考生终身,更不用说拔尖创新型人才诞生了。古今中外,无数对人类社会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少有状元或门门考试成绩皆优异者。这样说绝不是低估各种考试包括高考在内的作用,但必须承认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考试对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无限制的夸大考试的作用,特别是对一次性考试的结果大加奖赏、炫耀甚至封为“尖儿”,不仅无助于“尖儿”的正常培养,反而还会真正把“尖儿”给掐了,掐蔫、掐坏,甚至掐死本来可以成长得不错的“尖儿”。
真正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真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听起来是口号,做起来真难。难在这是一场灵魂的洗礼,难在这是一场传统与创新的角逐甚至是革命。但是,如果不能迈开这一步,什么教育改革啊,什么多元化人才成长啊,都永远是纸上谈兵,甚至在纸上都不愿意谈的兵。
今年高校招生录取前夕发生的这几件事,的确给我国高校提出了一个严峻、紧迫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这就是我国高等教育要加快改革,特别是按照《纲要》所说,实现“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目标。这绝不是空话,北京邮电大学杨义先教授这样评价大学的“谁比谁重要”——“人心”比“人才”重要、“领导”比“群众”重要、“自由”比“纪律”重要、“特色”比“排名”重要、“教育家”比“科学家”重要、“发展空间”比“工作空间”重要,说得很中肯,而我们有多少所大学真正做到了这些呢?
距离《纲要》提出的目标,还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从现在看,任务艰巨又困难多多、阻力重重啊!不说别的,单说有特色吧!真正做到这三个字的大学,我看就不多。如果我们的每所大学都能够特色鲜明、各领风骚,我就不信吸引不到一流考生,我就不信高校之间还互相掐架。老百姓有句话叫“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还有一句话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高校现在需要反躬自问的是:大学,你是梧桐树吗?你有青山吗?
我期待,明年或后年,再有高考成绩优异却选择到香港就读的学生,高校不惊讶,不叹息;再有考生在不同名校之间犹豫不定时,我们的高校真诚而热情的告诉他我这所大学的特色,以及是否适合你的需要,你的需要和选择就是我这所大学最大的满意。再不要、也不该再出现“抢生源”、“争状元”、“掐尖儿”的事儿了,甚至这些词汇,都尽快地消失才好。你听说过,哈佛、耶鲁、牛津大学抢生源吗?你听说过麻省理工,法国高师和早稻田大学“掐尖儿”吗?
一所具有现代意识并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大学是不愁也不怕没有人才进来的。让我们每一所大学都以自己鲜明、实在和大气的胸怀真诚拥抱多元化选择的每一位学子。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也可能漫长,但它开出的一定是拔尖创新型人才之花,结出的也一定是拔尖创新型人才之果。(王旭明 语文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