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5月过半,越来越接近高校学生毕业的日子。万千学子正走出校园加入就业大军的行列。其中,有这样一部分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本科(第一学历)就读的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硕士阶段(第二学历)和博士阶段(第三学历)在985高校求学,今年,他们求职道路上遇到了一个怪现象:学历“查三代”。
“三个985,求职不受苦”
国内某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陆晓燕(化名)参加了某知名媒体的全国统一考试,第一轮笔试过程中,她名列前茅。在第二轮面试环节遭淘汰。事后她询问相关工作人员,才知道第一学历“坏了事”。小陆本科在某地方普通院校读的,而该单位在面试环节会参考考生第一学历和第二学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根正苗红”的名牌院校考生。
小陆告诉记者:“同时考试的还有一位本科在南开大学、研究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的考生,最后他被录取了。”小陆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新闻业务能力也非常突出。小陆说:“即使我有不怎么辉煌的过去,但是却拥有越来越努力的现在,恰恰是过去的不‘光鲜’促使我现在更加努力。”
一位在读博士给记者讲述了他同院师兄小方(化名)的故事:在导师和师兄弟眼中,小方同学非常优秀,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得到称赞,就业时却因为第一学历是中专而连续遭遇挫折。尽管小方曾在读硕士、博士期间得过很多奖学金,还有博士创新基金,在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过13篇论文。但很多需要该专业的学校,一看他的第一学历是中专,便直接说:“我们需要本科阶段是全日制‘211’或‘985’院校的博士。”
有如此辛酸的经历,有同学总结出一句形象的顺口溜:“三个‘985’,求职不受苦”,其中的痛苦与无奈溢于言表。
为啥第一学历成门槛
70后的专科生小魏(化名)也要博士毕业了,曾在一个乡镇中学教过7年书的他现在“工作还没着落”,但他显得很洒脱。“因为我的第一学历也不好,所以也没奢望能进高校。”
这无奈的现实,让小魏觉得淡定接受总比抱怨来得实际。“多努力一点,就离自己的梦想近一点”,小魏说,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新情况、新困难。高校扩招后,的确有部分第一学历不好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将主要精力用于考研、考博。鉴于这种情况,用人单位就倾向于用第一学历来考察备选者。当追求所谓的效率成为许多人的行为准则,而人才评价机制又不尽健全时,“用人单位也只能这样做了。”
但他同时呼吁:“一个积极的、有活力的单位,应该接纳每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人,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梦想、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一学历不好≠无用武之地
学历查三代,把板子全部打在用人单位身上的确有失偏颇。采访中,记者就听到一些高校教师反映,有些普通高校考来的研究生,“功利色彩太明显,基础不扎实”。北京某事业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成先生也说,有些应聘大学生第二、第三学历很添彩,但在他看来却更像一种装饰。
角度、立场不同,但他们的态度有一点是一致的,正像国内某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所言,“高考成绩最靠得住,到了本科毕业,学生就有了三个出口,找工作、出国深造、国内读研。大学生出现了分流,而且在现阶段是由前到后呈现逐级递减趋势,显然,研究生队伍的含金量低了,说服力减弱了。”但他同时表示,第一学历不好的人并非无用武之地。“不同成熟度的企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如处于创业初期阶段的企业可能会欣然接受第一学历普通院校、第二、第三学历更优秀的人才,这部分人上进欲望更强烈。而成熟型企业却有另外的考量因素。”
究竟该如何对待求职路上的这道坎?
美国《时代周刊》曾在一则报道中列举了十大学校失败、考场无功、职场成功的精英故事,包括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以及老虎·伍兹。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宇教授说:“如何选人、用人,是一种企业行为,外部人士无法对其进行干预。我们能做的就是借助媒体的力量多报道一些没有学历也能成功的实例,让整个社会的人才观更加科学、务实。”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要消除学历歧视,需针对以上问题多管齐下,首先,应根据《就业促进法》的公平就业要求,从国家公务员招考抓起,清理事实上存在的学历歧视规定;其次,应该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切实推进教育改革,给所有各类教育、各类学校平等竞争的环境,消除教育与学校的等级观念,从而引导社会打破‘学历情结’,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再次,依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
本报通讯员 魏晓明 本报记者 丰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