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幼儿园凭什么享受巨额财政拨款

2011年01月26日10:0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机关幼儿园 学前教育 断奶 财政局长 公益性 普惠性 意见 南方都市报 赞助费 仇官

广东8所省直机关幼儿园,财政拨款几千万元。这个问题,省人大代表质疑了七年,但依然如旧,相关拨款还随着物价上涨逐步增加。昨日,省人大代表、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谈到此问题时说,其实广州也有类似财政拨款的机关幼儿园几十家,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受体制保护的,“目前的症结在于,这些幼儿园没有面向全社会来公平公正地招生”。(1月24日《南方都市报》)

从目前的主流社会观念看,给众多的机关幼儿园巨额财政拨款,其合理性和公平性基础已经失去,倍受公众质疑是显而易见的。各级政府和官员应该充分理解人大代表和广大普通百姓的焦虑心情,决不能粗暴地将质疑归结为“仇官”和“眼红”。当然,类似广州市财政局长张杰明代表的辩解也并非毫无道理,公众也不能将之简单地斥为“抱残守缺”和“维护特权”。在笔者看来,中国的学前教育的确是个历史遗留问题,要在这个领域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和普惠,唯一出路是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是一个被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遗忘的角落。在整体推进市场化的同时,学前教育却一直保留着计划经济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幼儿园建设并没有明确纳入基层政府的教育和社会规划,计划经济下的单位办园依然是学前教育的主体,一些机关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幼儿园由于财力雄厚,建设规模大、标准高,却收费较低,在社会上有很强的吸引力。相反,一些民办幼儿园,要么条件差,要么贵族化,对学前教育的分流作用不是很大。这造成了严重的“入园难”,群众意见大,特别是部分机关幼儿园享受巨额财政拨款的同时却不面向社会公平公正地招生,给公众以巨大的不公平感,因此反响异常强烈。

到底该如何对待政府机关幼儿园享受的巨额财政拨款呢?立刻“断奶”,还是逐步改革?诚如上述官员所言,机关幼儿园既不能瞬间“断奶”,更不能简单撤掉。机关幼儿园财政拨款争议的焦点,在于公立幼儿园的部门化和福利化。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消除机关幼儿园的部门化和福利化色彩,使其面向社会,真正成为社会公用事业,彰显其公益性,让普通百姓享受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断奶”符合发展方向,撤掉不是解决问题办法,改革才是必然选择。

事实上,国家已经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定位,只要尽快制定方案和采取措施切实落实就可以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去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不仅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定位,而且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同时还规定了政府责任。《意见》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求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这意味着,学前教育改革决不是政府甩包袱,而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只不过要突出公办幼儿园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改变其“部门化”和“特权性”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广东省还是广州市的机关幼儿园,当务之急不是“断奶”而是扩大其公益性,在普惠性上做文章,让周边的普通百姓的子女也能平等地、低收费地进入机关幼儿园。如此便能逐渐缓和在学前教育问题上的社会矛盾。

机关幼儿园享受巨额财政拨款,决不是广东省和广州市特有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引起当地百姓的关注。不过,是问题迟早都要解决,不能因为群众呼声小就可以置之不理,矛盾的积累或许更可怕。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就显得尤为迫切。

编后:近两年来,“幼儿入托难”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少数公办幼儿园条件好资金足,却不面向社会开放,只接收特定机关单位子女,导致想要办理入托的家长,不仅要找关系、走后门还要交纳不菲的“赞助费”,或者靠通宵排队争抢少得可怜的入托名额;另一方面,大量民办幼儿园要么收费奇高,要么条件较差,致使幼儿入托成了千万家庭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将持续关注,欢迎各界投稿。投稿信箱:commentsxhw@126.com(李克杰)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