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兰州大学校长 周绪红
核心观点
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有“六少”:重点高校少、直属高校少、重点学科少、重点实验室少、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少、招生名额少,由此造成了“两低”:毛入学率低、高考录取率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发展水平在区域竞争中具有根本性意义。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知识发展水平也落后于发达地区。这一差距,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上。
一是资源配置和布局不合理。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有“六少”:重点高校少、直属高校少、重点学科少、重点实验室少、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少、招生名额少,由此造成了“两低”:毛入学率低、高考录取率低。
二是投入远低于发达地区。目前,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是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分配者。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经费投入也呈两极分化趋势。
三是办学条件较差,债务负担较重。1998年以来,在全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西部高校急速扩张,超负荷运行,投入不足,债台高筑,导致整体办学条件较差,生均教学辅助用房、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宿舍面积与国家要求差距较大。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西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不足。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快,出现了人才大流动,“孔雀东南飞”——由西部高校向东部流动,由普通大学向重点大学流动,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高校的差距。
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必须看到,区域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是政策、历史、资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阶段,西部地区最需要优先实施知识发展战略,优先扩大全民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这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要缩小这一差距,国家应考虑西部地区的特殊困难,宏观调控,建立均衡机制、协调机制和补偿机制;逐步完善高等教育投入制度,继续加大投入,使中央政府能够适当分担中西部省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要采取“稳定现有人才,培养急需人才,开发民族人才,引进优秀人才”的方略,建立有利于西部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对口支援制度。
在前不久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四项支持中西部发展高等教育的举措: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力度等。这些举措切中要害,中西部高校应抓住这一机遇,提高自我发展能力。